《華爾街日報》4月18日報道:二十國集團(Group of 20, 簡稱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將于本周在華盛頓召開,來自新興市場國家的代表將尋求就一個既有利于經濟發展又可能會帶來風險的問題展開討論,即全球各大央行的貨幣刺激政策。
G20成員國的新興經濟體對工業國振興本國經濟舉措所產生的副作用并不陌生,自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它們就不得不應對這些國家非常規性寬松舉措所帶來的影響。盡管歷次華盛頓會議并沒有達成什么具體方案來緩解他們的擔憂,但自日本央行(Bank of Japan)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大規模寬松舉措以來,這個問題就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熱議。
雖然這些工業國央行的超寬松貨幣政策帶來的資金流有利于新興國家的經濟發展,但現金的大量涌入可能會導致經濟過熱,出于這種擔心新興國家已采取一系列預防性政策舉措來消除這一威脅。另外,新興經濟體還擔心這些資金有一天又會大量涌出,令經濟失穩。還有些人更加擔心,日本央行推出最新舉措后日圓的貶值將打擊與日本企業同臺競爭的出口企業,并可能刺激部分國家打壓本幣匯率。
一位巴西政府官員對《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表示,央行刺激政策將成為華盛頓G20會議的重點議題。這位官員稱,巴西一再表示,要注意這些政策措施的后果和溢出效應。
韓國可能是受日本刺激政策影響最大的國家。韓國對日本解決通貨緊縮頑疾的努力表示理解,但也強調希望在即將舉行的G20會議上討論貨幣刺激措施的影響。
韓國財政部長玄?錫(Hyun Oh-seok)上月表示,日圓走軟讓韓國制造業亮起了紅燈。日本和韓國在汽車、電子產品等很多出口市場存在競爭。
韓國政府3月份被迫將今年經濟增速預期下調至2.3%,去年12月份預期為3.0%,理由是全球需求回暖勢頭緩慢且日圓貶值。
不過,反對通過干預匯市來解決匯率問題的玄?錫表示,匯率水平應由經濟形勢和市場供需狀況決定。
受日本央行新寬松舉措影響,上周美元兌日圓一度攀升至99.95日圓,4月初新政宣布前美元在93日圓附近。
懷有這種擔憂的不僅僅是韓國。
同樣是G20成員國的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這金磚五國上月也對歐洲、日本和美國央行政策的負面影響表示不滿,并呼吁發達國家采取更多措施提振全球經濟。
金磚五國在南非德班峰會后發布聲明稱,全球主要央行應避免寬松措施造成全球資本流、匯率和大宗商品波動加劇這樣的意外后果,因為這可能會對其他經濟體、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增長產生負面影響。但金磚五國沒有詳細說明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辦法。
G20新興市場成員國無疑從追逐高回報的資金流中獲益,例如本國融資成本的下降。上周印尼發行了30億美元10年期美元債券,中標收益率為3.500%,創下東南亞國家債券收益率的歷史低點。土耳其將其15億美元30年期美元債的收益率定在紀錄低點4.95%。
不過,雖然融資成本的降低有助于新興國家的發展和保持經濟高速增長,但外資的涌入也可能推高這些國家貨幣、抬高資產價格并使問題國家對信貸的依賴加劇。
匯豐(HSBC)亞洲經濟研究部門聯席主管Frederic Neumann表示,G20官員可能在日本央行激進的新貨幣政策立場上存在分歧,德國和韓國等日本的直接出口競爭對手可能意見最大,而其他國家可能會對日本央行刺激措施有望提振全球經濟表示歡迎。
Neumann稱,實際上,G20能做的并不多,日本的定量寬松措施與其他國家近些年所出臺的政策舉措并無二致,而且從日本低迷的經濟增長勢頭來看,這種做法也合乎情理。
(關鍵字:G20會議 經濟增速 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