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銅產業多鏈融合聚變提效之態愈加顯著。記者從江銅集團獲悉,以江銅集團為中心,江西銅產業構建了全產業鏈的銅產業科技創新聯合體,聯合開展的5個省部級科研項目全速推進,獲得政府引導資金1100萬元,其中高性能新能源汽車無氧銅桿制備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不斷為產業提質增效賦能。江銅集團有關負責人舉例說,通過與礦冶科技集團合作開展“微細粒級礦物高效回收工藝與應用”項目,江銅集團武山銅礦的硫元素回收率大幅提高4個百分點,每年增加標硫產量1.5萬噸,預計增加效益450萬元。
上述負責人介紹,江銅集團還聯合北大南昌創新研究院、中南大學打造高效創新協同體系,耐普礦機與東方測控合作推進智能化裝備制造,江銅德興銅礦聯合賽恩斯環保科技、江銅技術研究院打造礦山環保創新基地,加速建設產業科技創新高地、數字經濟發展“先行區”和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
此外,江銅集團、江西國泰集團、南京港集團、北京大學南昌創新研究院等8家鏈上企業聯合北京大學、中南大學、浙江大學建設高層次人才培育基地,形成人才雙向或多向掛職機制,分別組建高能級項目團隊,全力攻克戰略性科研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江西銅產業鏈在金融支撐實體經濟方面也作出了諸多努力和實踐。江銅集團產融公司投資國內領先的生產智能化解決方案專業公司東方測控,邁出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戰略布局關鍵一步。
此外,據上述負責人介紹,江銅集團產融公司還聯合江銅江纜、巴斯巴、廣信新材走出一條產融結合、以融促產新路子。
在巴斯巴新能源公司位于江西吉安的生產車間內,平均每30分鐘就能生產出一套新能源汽車所需的充電部件。此前因為“長賬期”問題,使其上游供應商江銅江纜與廣信新材料公司在面對巴斯巴的訂單時有所顧慮。針對這一產業鏈發展痛點,江銅產融公司利用信貸、投資、期貨、貿易、租賃、供應鏈管理等多金融平臺,以股權投資為先導融入巴斯巴、廣信新材,解決對方融資貴融資難問題,在結成利益共同體的同時,合作方在共享客戶、共享金融服務等要素資源上實現放大效應,整體提高了產業資源配置水平和風險防控能力。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院長劉守英在8日由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經濟學院和國有經濟研究院聯合主辦的“高質量黨建引領產業鏈高質量發展新形態研討會”上指出,產業鏈是一種新的模式,不同于原來的微觀企業組織,需要在戰略層面、組織層面、連接層面解決新的組織形式更優更強問題,使整個產業鏈更加穩健,更加可持續,更加強大,這是中國一流企業建設的獨特模式。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吳曉華指出,現在我們進入了鏈時代,做好鏈時代的文章,首先要樹立共同體意識,要牢固樹立發展共同體、創新共同體、利益共同體,真正做到命運共同體。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要往創新發展上融合,往協調發展上融合,往綠色發展上融合,往開放發展上融合,往共享發展上融合,往安全發展上融合。
(關鍵字: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