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關稅與貿易總協定(GATT)在日內瓦簽訂。此前一年,美國總統特朗普出生。不過對與自己幾乎同齡的WTO,特朗普卻充滿了嫌棄。
在2016年美國大選期間,特朗普曾公開表示“WTO完全是場災難”。近日,多家美國媒體先后爆出,特朗普數度表示希望讓美國退出WTO。在該消息被特朗普本人和美國財長姆努欽辟謠后,最先報道這一事件的美國網絡媒體Axios又放出大招,直接在網站上公布了一份名為《美國公平互惠關稅法案》(下稱《法案》)的草案文字版本。
查閱該《法案》泄露版本即可得知,如該《法案》真成美國法律,則將令特朗普政府合法公開地違反WTO的兩條基本原則:最惠國待遇(MFN)原則以及約束稅率(Bound tariff rates),這意味著特朗普政府可以拋開WTO進行雙邊談判,并為不同國家設定不同水平關稅。
隨后美國白宮發言人沃爾特斯(Lindsay Walters)的回應也證實,這份《法案》的確存在,特朗普親自下令起草該《法案》。
美國真的要退出WTO么?一方面,美國仍在利用WTO謀求自身權益且希望推動WTO改革:2月在白宮向美國國會提交的貿易政策報告中,美方仍在強調改革WTO,并用了100多頁來討論美國在WTO中的活動;另一方面,當下因美方阻撓,WTO爭端解決機制上訴機制已瀕臨癱瘓,而多邊貿易體制并不符合特朗普的訴求。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常務理事、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指出,WTO實行的是協商一致原則,這也是為何特朗普在當下屢屢發難WTO的主因,“如果他能有否決權,絕對不會想退出的”。
拋棄WTO最惠國原則和關稅約束
WTO前身GATT的第一條,即為最惠國待遇原則,這是WTO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石,也是特朗普政府希望拋棄的第一條原則。
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稱,WTO從最初成立時的23個成員發展到目前的164個成員,這么多國家樂于加入,其主要原因在于“最惠國成立到現在,沒有一個國家因此而吃虧,所以參加的越來越多”。
簡單而言,最惠國待遇原則給予所有WTO成員平等待遇,體現了WTO的非歧視性原則,這意味著成員一般不能在貿易伙伴之間實行歧視;給予一個成員的優惠,也應同樣給予其他成員。
最惠國原則在管理貨物貿易的GATT中位居第一條,在《服務貿易總協定》中是第二條,在《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中是第四條。因此,最惠國待遇適用于WTO所有三個貿易領域。其根本目的是保證本國以外的其他締約方能夠在本國的市場上與他國企業在平等的條件下進行公平競爭。非歧視性原則是WTO的基石,是避免貿易歧視和摩擦的重要手段,是實現各國間平等貿易的重要保證。
在實際廢除最惠國原則基礎之上,特朗普政府還希望能夠廢除約束稅率(Bound tariff rates)原則。該原則通過GATT /WTO談判確立,列在各國家的關稅減讓表中。GATT第2條即為強制各國實行約束關稅。
同時,如果某一WTO成員把稅率提高到約束水平以上,受影響的出口國家有權對進口國的等價值出口產品采取報復性措施或接受賠償,其形式通常為要求該進口國降低對受影響國的其他出口商品降低關稅。
曾經參與過中國入世談判的周世儉在此方面感受頗深。他指出,從1948~1994年,包括GATT進行的八輪多邊貿易談判,都旨在令全球各國大幅度減讓關稅,其中使發達國家的工業產品關稅下降40%,從平均6。 3%降至3.8%,烏拉圭回合談判的成功才令GATT在1995年順利轉型為WTO,也促成WTO可以涵蓋98%的國際貿易額,使得WTO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之一。
然而目前特朗普的舉措逆經濟全球化而動,令人不禁回想起美國胡佛政府時代(1929~1933年)出臺《斯穆特-霍利關稅法》時的情景。周世儉表示,國際貿易是經濟的重要拉動措施,沒有經濟全球化,世界哪有今天的繁榮。
所幸該《法案》僅在萌芽之中。根據美國媒體報道,在今年5月晚些時候,當特朗普聽取該《法案》草案簡報時,除了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Peter Navarro)之外,大部分官員都認為《法案》不切實際且無法實施。據悉,美國商務部、白宮幕僚和美國貿易辦公室的相關工作人員都知曉《法案》的存在。
白宮法務主任舒特(Marc Short)直言不諱地告訴納瓦羅,《法案》“出來了就已經死了”,且在美國國會不會得到任何支持。
納瓦羅則回應道,《法案》將得到充分的支持,特別是民主黨人。舒特則回擊道,他并不認為民主黨人會有興趣把更多的權力交給特朗普。
據報道,一位熟悉《法案》的人士指出,“《法案》相當于從WTO撤出并撤回我們的承諾,但同時又不真正告知對方我們撤了。不過好消息是,國會永遠都不會把這種權力授予總統的。”該人士稱《法案》草案是“瘋了”。
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美國政治體制中,總體而言貿易權在國會手中,總統通常主管外交。在這種事情上,美國國會定要發揮出三權分立的作用來。
程序上架空WTO
特朗普嫌棄WTO一事并不是空穴來風。據美國媒體報道,特朗普經常向身邊人抱怨,WTO就是世界上其他國家弄出來,用來整美國的。
有匿名人士表示,特朗普威脅退出WTO的次數得有100多次了。不過在公開聲明中,特朗普表示,他沒有要求退出WTO,只是覺得WTO對美國不公平。
沃爾特斯則表示,總統對于目前全球針對美國不公平的關稅感到沮喪,這的確不是秘密。他要求他的團隊想辦法來改善這種狀況,以鼓勵其他國家降低關稅,因為“現行體制對于美國而言沒有什么談判資本,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沒有什么談判動力”。
不過必須指出的是,WTO是美國在二戰之后一手建立的。周世儉稱,二戰后,為穩定世界格局,避免出現胡佛政府時代《斯穆特-霍利關稅法》類的亂政以及經濟大蕭條,在政治上全球成立了聯合國,在經濟上則成立了三大機構: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以及WTO的前身GATT,三大機構分別旨在扶貧、救急和降關稅。
甚至可以說,WTO/GATT的規矩當年都是美國人定的。周世儉稱,當年起草法條的,以美國人居多。
不過,WTO同其他國際機構的區別,就在于WTO的協商一致原則。
在上述國際機構中,美國都擁有一票否決權,除了在WTO里。周世儉對第一財經表示,雙邊談判更符合特朗普“美國優先”的思路,令美國在雙邊談判中可以充分發揮優勢,但這一行為在21世紀的今天,無疑是一股反經濟全球化的逆流。
“如果說退出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等行為所產生的影響還是局部的,那么特朗普如退出WTO,把WTO架空,這種行為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將無法估量。”周世儉說。
至少從程序上而言,美國已有把WTO架空之舉。
第一財經記者從一位日內瓦貿易官員方面獲悉,最近一次在日內瓦召開的WTO爭端解決會議上,墨西哥再次代表66個WTO成員要求“盡快開啟WTO上訴機構成員甄選程序”,以填補目前三位大法官空缺,并要求在30天內提交候選人名單,在60天內啟動甄選委員會推薦過程。然而,美方再次拒絕了上述提議,并稱WTO爭端解決機制沒有解決美方在此前提出的諸多問題,因此美方無法改變其立場。
WTO爭端解決機制下設的上訴機構常設七位法官,由于美方阻撓開啟新法官甄選程序,目前上訴機構的正式法官僅剩四人。按照規定,上訴機構處理每個案件至少需要3名法官。即使有4~5名正式法官,在實際工作中也會因為合法性問題,難以處理案件。
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一位法官斯旺森(Servansing)的任期即將在今年9月30日結束,目前巴提亞正在為他的第二任期任命而奔走,如果斯旺森不能連任,那么從今年10月份開始,上訴機構將僅剩下三位正式法官。屆時如果上訴大法官不夠用的話,各方也就無法實現上訴。WTO最重要的仲裁體系也將陷入名存實亡的癱瘓狀態之中。
(關鍵字:W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