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住房城鄉建設部、銀監會等部門日前組成7個督導組,分赴北京、遼寧、安徽、山東、河南、湖北、青海7個省(市)開展促進民間投資專項督導。
據經濟參考報8月1日報道,下一階段,我國將從營造一視同仁的公平競爭市場環境、著力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切實降低企業成本負擔等多個方面同時發力,出臺一系列改進措施和具體政策,應對當前民間投資下滑的問題。
據了解,具體措施包括,抓緊建立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進一步放開民用機場、基礎電信運營、油氣勘探開發等領域準入,在醫療、養老、教育等民生領域出臺有效舉措促進公平競爭;堅決查處銀行涉企亂收費,引導金融機構運用大數據等新技術,創新適合中小微企業的融資模式,推動大型商業銀行擴大服務中小微企業業務;進一步抓好固定資產加速折舊、小微企業所得稅優惠、階段性降低“五險一金”費率等政策落實,抓緊對涉企收費情況進行全面自查、集中清理,堅決砍掉不合理收費和中介服務環節等。
各督導組將采取聽取情況匯報、實地走訪、座談交流、專題研討和查閱文件資料等多種方式,對有關地區促進民間投資工作總體情況做出評價、指出問題、分析原因,及時向地方政府反饋督導意見,提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工作的意見建議,并由國家發展改革委匯總形成綜合報告報國務院。而根據7月初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各省市也將于8月15日前將階段性整改結果和下一步整改工作重點報送國務院辦公廳,抄送國家發展改革委。
針對民間投資,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進行專門部署,從發布《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到下發《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民間投資有關工作的通知》,一系列改進措施和具體政策正在陸續出臺。
同時,針對融資難、融資貴、投資方向不明等問題,各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各種政策。例如,山東省鼓勵民間資本設立民間資本融資管理機構,針對當地實體經濟項目開展股權投資、債權投資、資本投資咨詢、短期財務性投資及受托資產管理等業務;內蒙古自治區、江蘇省、浙江省、重慶市等設立民營企業投資引導基金,在市政基礎設施、先進裝備制造、低碳環保、科技成果轉化等領域扶持創新型企業發展等。
(關鍵字:民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