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決定,剛剛閉幕的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對我省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了系統部署,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制定了“貴州版”的“路線圖”和“時間表”。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貴陽該如何行動?
省委全會閉幕當天,市委立即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安排部署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貴陽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對要“奮力走出一條西部欠發達城市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雙贏’的可持續發展之路”的貴陽而言,須切實增強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覺性和堅定性,緊緊把握“六個關鍵”,以改革開放新舉措推動貴陽發展新跨越,才能切實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和“發動機”。
當前,全市上下正沿著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支撐、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生態保護為底線、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以黨的建設為保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奮勇前進,本報推出“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 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 貴陽再出發”專欄進行聚焦報道,以饗讀者。
2013年,貴陽再次站在了發展的新起點上。
9月8日,在北京·貴陽創新驅動區域合作系列活動中,貴陽與北京中關村有關企業簽約項目106個,總投資465.66億元。
以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的建設統籌帶動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推動全市經濟社會加速發展,成為貴陽實現后發趕超的新支點。
奮起直追 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面對到2020年建成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的莊嚴承諾;面對當好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火車頭”、“發動機”的重要使命;面對實現“四個突破”和處理好“三個關系”的發展要求,貴陽必須奮力走出一條以科技創新為引領、以實體經濟為支撐、以改革開放為動力、以生態保護為底線、以改善民生為根本、以黨的建設為保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而現實的狀況,讓貴陽感到責任與壓力同樣重大。
《貴陽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規劃》顯示,建設全國生態文明示范城市,貴陽要面對總體經濟實力仍然不強;生產方式粗放,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不高,產業結構不合理;人才匱乏,教育、科技、文化事業發展相對滯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
在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方面,貴陽面臨的問題尤為突出——從產業規模看,主導產業競爭力較弱導致工業高位增長缺乏動力引擎;從產業質量看,價值鏈層級“低端鎖定”導致效益提升面臨增長困境;從產業載體看,縣域經濟布局凌亂導致產業發展未能形成集群效應;從產業定位看,現有特色產業需要更加符合國內外產業演進趨勢。
不進則退,慢進亦退。如何尋找發展突破口,奮起直追實現新的崛起,是貴陽迫切需要回答的一個歷史命題。
基于歷史形成的產業基礎和城市發展的客觀規律,貴陽決定實施創新驅動區域合作,全面對接北京市特別是中關村科技園的優質資源,以發展實體經濟為主攻方向,以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為主要抓手,實施創新驅動戰略,走新型工業化之路。
創新驅動 向產業鏈高端延伸
對于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的建設,貴陽企業表現得十分興奮。
興奮,是因為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帶來的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先進理念和平臺。
今年3月,貴州德鑫沖壓有限責任公司成立。4個月后,這個規模并不算大的企業就與詹陽動力、奇瑞萬達、貴陽海信等主機企業合作,拿下貴陽沖壓件市場近六成訂單。
“數控設備與智能化技術的普及,是德鑫沖壓產能得到釋放的關鍵。”德鑫沖壓公司負責人付麟說,如今有了中關村貴陽科技園這一平臺,通過中關村在貴陽構建創新創業生態系統,吸引產業聯盟、企業協會、孵化器等科技創新要素集聚,引領創新發展,有望提升貴陽制造類企業現有產能和產品附加值,使“貴陽制造”的存活空間變得更大。“我們已和四川、重慶等地部分企業簽下合同,將市場延伸到整個西南地區。公司今年的銷售額預計可達4000萬元。”付麟說。
興奮,是因為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引進的是貴陽傳統產業升級急需的技術和人才。
作為貴陽的傳統優勢產業,一直以來,磷鋁工業由于缺乏技術支撐、研發能力不足,只能處于產業鏈低端,產品附加值不高。提高研發能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提升產品附加值,一直是貴陽磷鋁企業努力的方向。
位于開陽縣的貴州路發實業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磷礦深加工的企業。通過不斷創新,該公司的磷酸一銨、磷酸氫鈣、磷酸等產品遠銷東南亞。然而,作為信息化與工業化有機融合的“黏合劑”,軟件服務一直是該公司發展的軟肋。
在路發實業董事長梁紅革看來,中關村是我國最重要、最活躍的科技體制機制改革試驗田、戰略性新興產業策源地和創新創業中心。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的建設,將大大縮短本地企業借助外力的空間距離,為貴陽企業推動傳統設備改造升級、磷化工產業加速發展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撐。
“磷系阻燃劑是一種制造建材等產品的關鍵材料,其高端產品技術由國外掌握,多數依賴進口。早在幾年前,公司就計劃延伸產業鏈,搶占這片‘高地’。”梁紅革說,借力中關村雄厚的科技研發實力,公司更有信心研發工業級磷酸鹽,打造初級磷系阻燃劑生產線,然后逐步向高聚合度聚磷酸銨和有機磷系阻燃劑等高端產品進軍。
區域合作 做大做強實體經濟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推進應用型技術研發機構市場化、企業化改革,建設國家創新體系。
依托中關村貴陽科技園這一新支點,貴陽已經吹響全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制造業為突破口,持續謀劃產業結構調整升級,構建現代產業體系,打造實體經濟發展“升級版”的沖鋒號。
為建好建強中關村貴陽科技園,貴陽編制《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空間布局規劃》、《貴陽市產業布局規劃(2013-2020年)》、《貴陽市產業發展指導目錄》、《關于進一步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意見》、《關于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建設和發展的意見》、《中關村貴陽科技園五年發展規劃》等6個系列配套文件,作為貴陽實體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
“適宜的區域政策可以引導市場有限資源流向效益高的行業、產業及其他具備先導性的行業、產業。”貴州省社科院區域經濟所所長宋明認為,從這點來看,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的意義就在于,它猶如一個對外開放的政策平臺,對物力、人力與財力產生極大的吸引力,有助于推動本地企業向上游行業、產業移動,從而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和使用。
如今,走進中關村貴陽科技園項目建設現場,機聲隆隆,大小車輛往來穿梭,一片忙碌的景象。三個月來,簽約項目相繼落戶,園區大會戰掀起熱潮,各個項目扎實推進。截至12月2日,簽約的106個項目中,西南信息港、北京鑫宏高檔節能門窗及系列產品生產基地、環境監測傳感網高技術產業化、貴州3D打印技術創新中心等77個項目已開工(啟動)建設,占項目總數的72.64%。
未來幾年,通過加快建設中關村貴陽科技園,統籌帶動全市產業發展和園區建設,貴陽步履鏗鏘,充滿自信——
工業方面,堅持以高新技術和現代制造業為突破口,加快工業經濟發展,確保到2015年工業增加值在2012年的基礎上翻一番,突破1000億元,年增速超過26%。
服務業方面,圍繞建設中國西部科技金融創新中心的目標,努力構建以金融業為龍頭的現代服務業體系,不斷強化現代服務業對實體經濟的支撐作用,實現二三產同步推進、融合發展。
農業方面,堅持服務城市需求,狠抓種養結構調整,發展生態農業、高端觀光型農業,培育和引進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抓好2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建設,全力推進“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千方百計提高農民收入。
新支點、新前景,新征程、新發展。作為撬動貴陽跨越發展的新支點、承載貴陽未來夢想的新支點,中關村貴陽科技園強勁的發展態勢和后勁,讓走在加快發展快車道上的貴陽,動力迸發、活力無限。
(關鍵字:中關村 貴陽 磷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