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在濟南市政府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 “2017中國(濟南)產業金融國際論壇”將于11月16-18日在濟南山東大廈舉辦。據悉,本次論壇將同時發布《中國產業金融藍皮書》、成立中國產業金融研究智庫,并與清科集團合作成立新舊動能轉換母基金。
本次論壇由山東省金融工作辦公室、濟南市人民政府主辦,濟南市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綜合開發研究院、清科集團承辦。論壇將邀請國家部委領導、國內外知名經濟學家、金融高端人才、行業領軍企業代表匯聚濟南,共同探索金融支持新舊動能轉換和實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借鑒全球發展經驗,研討中國產業金融發展的新理念和新舉措。除此之外,論壇還特別開設了科技、城市發展、文化、物流等多個金融分論壇,為行業對話交流提供“頭腦風暴”的新機遇。預計將有近千名來自產業金融領域的各界人士參與本次論壇。
濟南正成為“產業金融中心”
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著力加快建設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現代金融、人力資源協同發展的產業體系。經濟發展是金融成長的土壤,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二者相互依存。促進和鼓勵產業金融發展,也正是在十九大精神引領下地方政府作為的一個新方向。
作為正在成為區域產業金融中心的濟南,如何集聚更多金融資源,并為濟南、省會城市群經濟圈乃至山東省的產業發展提供更加適用、精準的服務,成為本屆產業金融論壇的核心主題。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山東省中小企業總數發展到149萬戶,占全省企業總數的99.5%。大眾創業熱情高漲,新增企業呈現“井噴式”發展。除此之外,科技型企業也在不斷增多。根據工信部公布了2017年前三季度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要經濟指標顯示,在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中,濟南市的軟件和信息技術企業數量僅次于武漢,和直轄市相比,濟南也僅次于北京。
近年來,濟南積極引導金融支持產業發展,著力緩解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正在顯現成果。據濟南市政府金融辦主任王毅介紹,2016年駐濟銀行機構對接企業項目253個,達成綜合授信1169億元,銀企合作實現共贏。此外,濟南已經初步建起了CBD金融集聚區、漢峪金谷、新金融產業園錯位發展、互為補充的新格局。經過多年培育,以濟南為重點的區域經濟圈、都市圈概念不斷更新、逐步豐滿,濟南正以產業金融中心之名崛起。
早在2002年,山東省委就明確提出要將濟南打造成區域性金融中心城市。2017年6月14日,濟南市政府正式發布了《關于加快濟南產業金融中心建設的實施意見》,其中明確指出,到“十三五”末,將逐步形成產業金融體系完善、產融融合發展通道順暢、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力的良性互動格局,基本建成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金融中心。
將首次發布《中國產業金融藍皮書》
據了解,在本次論壇上,還將發布《中國產業金融藍皮書》。本書由中國綜合開發研究院與濟南市聯合研究編制,著名經濟學家樊綱作序,這也是行業里第一次發布主題為“產業金融”的大型研究報告。
本次藍皮書中還將首次發布“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從資金支持、結構優化、服務有效、創新發展和環境適應五個維度共選取了19組共計64項客觀指標,以指數評價的方式反映我國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效果。
據介紹,通過中國產業金融發展指數,能夠實現動態監測我國實體經濟金融活動效率和效益,有效反映產業金融發展水平以及存在問題,為未來金融改革與創新發展提供全新的實踐指引。
產業金融是基于產業鏈特征而產生的新型金融形態,充分體現了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屬性。但到目前為止,我國產業金融依然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如何實現產業為本,金融為用,推動產業金融與產業經濟的良性互動發展依然有待探索。分析人士指出,山東省是探索產業金融發展的先鋒地區,多家企業已在探索這一領域的發展新模式,而濟南作為正在崛起的具有影響力的區域產業金融中心,其數據研究成果將能夠作為區域性金融中心發展的權威評判標準,這一指數對地方政府未來制定產業政策、金融機構和創業者選擇創業項目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關鍵字:金融國際論壇 濟南 產業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