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奔流,春潮涌起。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旗下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腳下的百里江灘,曾在烽火硝煙里見證“百萬雄師過大江”,又在改革開放中迎來了“天翻地覆慨而慷”。
30年來,興澄特鋼經歷“普轉優、優轉特、特轉精”,每一步都與企業“跟從黨的指引”和“堅持走改革創新路”的核心價值緊密相連。黨和國家對鋼鐵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持續大力支持,是興澄特鋼快速成長崛起的關鍵引擎。
興澄特鋼的成立與壯大,折射出中國特色現代企業制度的探索史、民族工業朝乾夕惕的奮斗史、鋼鐵工業由大到強的轉型史。正是在煥然蛻變與毅然堅守中,興澄特鋼磨煉出了“不忘初心砥礪行”的寶貴品質。
以改革紅利鑄造核心競爭力
1993年12月,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方向的國有企業改革,成為歷史接力的新起點。中信集團旗下的香港中信泰富有限公司落子蘇南,與位于江蘇省江陰市的江陰鋼廠合資成立江陰興澄特種鋼鐵有限公司,引進當時國際先進工藝技術裝備,建設興澄特鋼濱江一期工程,僅用2年多時間,就在長江沿岸建成了一整套現代化的優特鋼生產線。
興澄特鋼以引領我國特鋼產業發展為己任,在中信集團和中信泰富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民營企業搶抓市場的靈活機制、國有企業規范運作優勢和港資企業現代化管理優勢,主動適應經濟形式變化,積極應對各種挑戰,大力開展技術、產品和創新管理,加快優化產業布局,加快專業化和國際化發展,企業競爭實力、經營活力和行業影響力進一步增強,經濟效益和發展質量穩步提升,躋身為中國特鋼產業引領者、市場主導者和行業標準制定者。
三十年風雨兼程,闖出嶄新天地。在30年的“再創業”奮斗中,興澄特鋼上下一心,開創性地以緊隨國際先進水平的連鑄連軋工藝,生產出曾長期為國外企業壟斷的高品質軸承鋼、齒輪鋼、高壓鍋爐管鋼、油井管鋼、錨鏈鋼,填補了國內特種鋼生產的多項空白。
三十年蓄勢成峰,鑄就特鋼龍頭。興澄特鋼從合資當年僅生產21萬噸普鋼,攀升至年產690萬噸特殊鋼,崛起為全球產品規格齊全、生產規模較大的特殊鋼棒、線、板材單體生產企業,為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用戶提供多規格、多品種、高品質的特殊鋼產品及整體服務方案,奠定了中信泰富特鋼集團在中國特鋼行業“領頭羊”的地位。
三十年破繭成蝶,譜寫商業神話。到2023年,興澄特鋼已實現了連續30年盈利,即使是爆發金融危機的1997年與2008年也毫不例外。
2014年,興澄特鋼汽車用鋼產銷量首次突破120萬噸,在中國市場的占有率排在行業第一位。
2015年1月,興澄特鋼中標“中國石化石油石化裝置用容器鋼板戰略供應商資格招標”及“中國石化長輸管線用管線鋼平板戰略供應商資格招標”,第一次跨入中國石化戰略供應商行列。同年,企業先后與中石化、蒂森克虜伯、格特拉克、GE風電等25家全球知名企業確定戰略合作關系。
2019年,興澄特鋼參與的“高品質特殊鋼綠色高效電渣重熔關鍵技術的開發和應用”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2021年,世界最大規格Φ1200毫米連鑄圓坯在興澄特鋼二煉鋼分廠面世。這是中信泰富特鋼集團連續在業界首創Φ800毫米、Φ900毫米、Φ1000毫米后,再次刷新由自己保持的連鑄圓坯最大規格的世界紀錄。
2022年,興澄特鋼再次助力重要橋梁的建設,成為香港將軍澳跨灣大橋建設項目中唯一的鋼板供應商。
興澄特鋼合資后取得的良好業績和快速發展,進一步堅定了中信泰富投資特鋼行業的信心。2004年,中信泰富收購了百年鋼企大冶特鋼,成立了湖北新冶鋼有限公司,并通過湖北新冶鋼控股大冶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又通過投資控股成立了銅陵泰富特種材料有限公司、獨家出資組建了揚州泰富特種材料有限公司。同年,中信泰富特鋼集團正式成立,并在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和遵循自身發展規劃基礎上,審慎有序開展兼并重組工作,踏上了“收購一家,成功一家”,助推集團規模擴張、產業鏈延伸的高質量發展征途。同時,作為江蘇省江陰市的支柱產業之一,江陰市裝備制造產業也因興澄特鋼的崛起快速發展,為區域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胸懷趕超氣概勇登科創高峰
30年來,興澄特鋼積極引進、消化國際先進技術和設備,推動我國鋼鐵工業的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興澄特鋼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和綠色生產,從根基上提高了我國制造業的資源利用率和低碳綠色水平。以自立自強姿態攀登科技高峰的興澄特鋼,正是創新中國活力澎湃的生動寫照,對中國鋼鐵工業的發展意義非凡。
進入21世紀,全球制造業競爭如同“神仙打架”,強大的核心技術成為話語權的唯一憑證。2013年10月23日,日產汽車總部將這一天確定為“興澄日”。這不僅象征著中國鋼鐵工業在世界產業之林逐步獲得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折射出全體興澄特鋼人趕超跨越的氣概、奮發進取的恒心。
軸承鋼被稱為“鋼中之王”,曾是我國長期未攻克的“短板”鋼材。高質量軸承鋼被別人“卡脖子”,意味著下游產品品質也難以突破“天花板”。如何制造出高純凈度和高均勻性的軸承鋼,并盡可能將鋼材中的含氧量控制在較低水平,一直是困擾全球鋼鐵企業的難題。興澄特鋼潛心研發成功的連續澆鑄工藝,正是對這一難題的一次優秀解答。該項工藝將生產線對鋼水純凈度的極高要求拔升到一個新高度,實現連鑄用鋼水的夾雜物指數達到2.0以下,相比普通軸承鋼,純凈度提高了2~3倍。憑借優異的產品質量和服務,興澄特鋼以“客戶高滿意度”譽滿全球,軸承鋼產量中有近80%穩定供應于德國舍弗勒、瑞典SKF、法國SNR、日本NSK及NTN等世界知名軸承制造商。興澄特鋼高端軸承鋼的市場占比更是達到85%,連續22年全國第一,連續13年世界第一。
依托突出的潔凈鋼冶金技術和國內首創的450毫米厚連鑄坯裝備等優勢,以及為客戶創造價值的超前品種開發意識,興澄特鋼獲得了業內的高度認可和評價。相關技術和產品成功應用于G20峰會主場館、北京中信大廈、滬蘇通大橋、蘇格蘭福斯大橋、虎門二橋等世界知名地標建筑,在行業內的口碑效應日益凸顯。
近年來,興澄特鋼被國家列為四大特鋼產業基地之一和中國特鋼技術引領企業,成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國首批綠色制造示范企業、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中國進出口質量誠信企業、中國出口質量安全示范單位、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多項產品榮獲國家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冶金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等,可謂實至名歸。
一流企業做標準。30年來,興澄特鋼在各類標準制定中的活躍表現,不僅是其科創實力的展現,更凸顯了中信泰富特鋼集團作為全球特鋼市場的行業標準制定者的責任擔當,助力更多中國標準在全球舞臺登臺亮相。2021年,興澄特鋼代表中國首次牽頭ISO國際特殊鋼標準研制項目;2023年6月,興澄特鋼主導制定的ISO6819《橋梁纜索鋼絲用盤條》經專家一致同意,跳過批準階段,直接進入出版階段,標志著興澄特鋼國際標準化工作取得了里程碑式的突破;8月,興澄特鋼牽頭制定的《軸承鋼盤條》國家標準正式發布……近日,由中信泰富特鋼集團牽頭編制的全球首個《(汽車用)特殊鋼PCR》正式發布,興澄特鋼在該PCR(產品種類規則)的制定中依舊穩定輸出自身專業優勢,為中國在國際低碳評價體系與創新領域的競爭賽中又一次奪得了先發優勢。
優秀企業文化釋放發展動力
興澄特鋼所取得的這些驕人業績,得益于企業經營正確決策、企業管理持續加強、科技研發實力不斷進步,深層原因更在于中信泰富特鋼集團黨委的堅強領導,以優秀的企業文化為企業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與支撐。
“特鋼是科技煉成的”,這句響亮的口號不僅在興澄特鋼研究院的墻上熠熠生輝,更鐫刻在每一位員工的心里,始終如燈塔般激勵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興澄特鋼持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立國家級技術中心、國家級認可實驗室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先后承擔國家多項冶金課題的項目攻關。
不拘一格聚才育才,人才高地助推轉型,這樣的理念為興澄人才培育夯實了理論基礎。在興澄特鋼的發展團隊中,“人人都有希望,人人都能成才”。人才,正成為撬動興澄特鋼轉型升級“智撐點”的原動力。
“像辦學校一樣辦企業”,興澄特鋼把對員工的培訓教育作為最好的投資。每年,興澄特鋼的一號文件既不是經營生產計劃,也不是技術改造計劃,而是年度培訓教育計劃。興澄特鋼建立了階梯式的人才培訓體系,給予員工個性化的培訓福利,切實提升人才培養供給能力,形成企業培養人才、人才托舉創新的良好循環,為企業發展注入了源頭活水。
全方位、立體式的人才培養工程和引進聘請國內外優秀人才的梯次機制相得益彰,使興澄特鋼形成了以鋼鐵冶金工藝和金屬材料為主的專家群體和多層次人才結構,為可持續自主創新構筑了堅實的“智慧寶庫”。
“卓越”的核心價值觀要求企業瞄準未來競爭方向,加快各項前瞻性戰略布局。例如,在數智化轉型方面,興澄特鋼對標學習國內先進同行的智能制造項目實施經驗,培育打造智能車間樣板工廠,將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結合,不斷探索鋼鐵企業實施智能制造的途徑和模式,同時,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爭做行業領軍人,向黨的二十大提出的2035實現新型工業化目標穩步前進。
牢記“國之大者”,當好生態衛士。行走在興澄特鋼廠區內,傳統鋼鐵產業的“濃煙、灰塵、污水”形象不見了,映入眼簾的是“明凈、整潔、綠草茵茵”的嶄新畫面。從打下第一根樁基起,興澄特鋼就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之路,建成了特鋼行業首家“以氣代油”蓄熱式加熱爐,以低熱值高爐煤氣替代重油作為軋鋼加熱爐的燃料,各項節能減排指標居國內外同行前列,成為“江蘇省節能減排十佳示范企業”“全國節能先進集體”和“全國環保優秀品牌企業”,入選國家第一批“綠色工廠”,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十載風雨兼程,三十載初心如磐。興澄特鋼將繼續堅持“黨建引領”與“創新引領”,致力為新型工業化提供先進材料,勇當高質量發展先鋒隊,為科技自立自強貢獻特鋼力量。
(關鍵字:中信泰富特鋼 興澄特種鋼鐵 特殊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