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副秘書長黃劍輝近日預計,按市場匯率法中國2025年左右有望超過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總量將達29.1萬億美元,超過美國的28.4萬億美元。到2049年中國GDP總量達到155.5萬億美元,占世界比例24.9%,為美國GDP的1.8倍。
黃劍輝是在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主辦的“《中國2049戰略》課題成果發布會”上作出上述表示的。黃劍輝認為,2020年中國人均GDP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接近高收入國家的值,但是這個時候會相當于美國的23%,只是接近門檻,并不是跨越中等收入水平。“2049年中國人均GDP有望趕上意大利、西班牙、韓國等中等發展國家,但離德國、法國、英國、日本等還有一定的距離。”
《中國2049戰略》認為,中國經濟發展呈現五大趨勢:趨勢之一,以“一帶一路”為抓手,成為全面開放型經濟體;趨勢之二,面臨生產力革命和產業持續升級的考驗,制造業在經濟中比明顯下降,服務業、知識型產業占比上升;趨勢之三,城市化進程持續推進,預計城市化率的平衡點為75-80%左右,城鄉差別顯著縮小,基本實現公共服務的均等化和城鄉社保一體化;趨勢之四,勞動力供給能力下降,人口紅利褪色,老齡化趨勢明顯;趨勢之五:人民幣主動流通和主動貨幣。
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賈康表示,“十三五”規劃編制在即,2016年財稅改革重點和基本任務需要完成,2020年全面改革“六十條”部署要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時間表,《中國2049戰略》的研究對應、涵蓋但不限于上述任務的特點,以長期的視角支持,從當下到中長期的科學決策,聚焦進入中等收入階段,又前瞻百年而啟動的研究,其內在命題是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福利陷阱”、“轉型陷阱”等問題。
“從研究中短期的角度來看,新供給要把研究形成的認識和成果對接,面向即將制定的”十三五“規劃,以及到2020年既定的全面小康目標實現。長期來看就是要對接偉大民族復興和現代化中國夢。我們正在處在和平發展和平崛起的關鍵時期,從現在到2020年,除了全面建成小康目標以外,攻堅克難的改革必須得到理論供給的有力支持。”賈康說。
(關鍵字:中國GDP總量 ”十三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