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Ernst & Young)最新發布的全球采礦與金屬行業并購與融資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共完成941宗交易,總價值1040億美元,與2011年相比分別下降7%與36%。
2012年中國共完成147宗交易,總價值217億美元,占全球交易總額的21%,按交易額計是實施并購活動最多的國家,同時也達到除2008年(中國鋁業公司收購力拓12%股權)外的近十年新高。
2012年交易額排名前三的中國企業并購交易分別是兗州煤業15.21億美元收購澳大利亞Gloucester Coal全部股權,山東鋼鐵集團15億美元收購塞拉利昂Tonkolili鐵礦石項目25%股權,以及五礦集團12.83億美元收購Anvil Mining全部股權。
由于受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市場波動、企業利潤縮減以及成本上升等因素影響,2012年全球礦業領域出現風險規避型資本收縮,在礦業企業層面表現為資本支出放緩或縮減,并購規模更小,以及注重資本優化和通過剝離非核心資產進行資本循環;投資者則更具選擇性,注重戰略機遇和更安全的投資。
安永表示,傳統的資本提供者逐漸突出高風險增長項目,而國有企業、主權財富基金、私有資本(如PE/VC)以及礦山設備或基礎設施供應商更多地進入這個領域。同時,由于商品價格的不確定性,交易估值更難確定,也使得并購交易更加難以完成,行業關注點轉向低風險并購,如國內項目、現有股權合并和少數股權收購。
安永同時指出,2012年已是全球礦業領域資本收縮的頂峰,2013年將回到以增長為導向的投資情緒,但行業在并購方面將更側重盈利能力而非交易數量。非核心資產的持續剝離預計將成為驅動行業今年全球并購活動增加的重要因素。
按照安永在這份報告中的統計,2012年全球范圍的大型交易中,地域擴張和市場進入/多元化資產配置型交易有所減少,出于供應安全考慮的戰略并購、現有股權并購顯著增加。從交易金額看,2012年全球跨境交易活動超過國內合并,大量資本流出亞洲以尋求資金安全,中國的國有企業驅動著非洲等高風險前沿市場的并購。
在融資方面,相比股權融資,企業更偏向于債務融資,比如鋼鐵和煤炭企業以優化資本結構為目的的大規模發債。2012年,中國首次公開募股(IPO)融資規模僅7.11億美元,比2011年的26億美元出現大幅下降。信用環境方面,2013年仍將是艱難的一年。安永表示,國內銀行對于礦業企業走出去的支持不會出現大的變化,但也會受到整體信貸規模縮減的影響;由于礦業項目對基建項目的需求,不同類型企業共同進行海外投資的情況將會顯著增加。
(關鍵字:全球 采礦 金屬 并購 融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