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川集團為代表的傳統產業向著新興產業轉型的力量,載著超凡的勇氣和實力,瞄準世界一流,聚焦高質量發展,加速推動品牌“出海”,再一次把中國制造和中國品牌帶向全世界!
第一道“硬菜”:金駝牌“鎳”槃重生的見證者
“我們對金川為祖國航天事業作出的貢獻表示感謝。”在一次技術交流會上,一位中國航天飛行材料領域的權威專家表示。
金川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川集團)金駝牌電解鎳是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一選擇。多年來,金川電解鎳材料應用到航天飛船上,為將祖國的一個又一個航天器送往浩渺的宇宙作出了重要貢獻。
進入新世紀,芬蘭、挪威等國家的英柯、住友等跨國公司的電解鎳進入中國市場。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金駝牌電解鎳面臨來自國際市場同類產品的挑戰,外來品牌在質量和價格上的優勢,讓金川品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
面對新的挑戰,金川集團鎳冶煉廠凝聚全體干部職工力量再出發,金駝牌電解鎳生產集成裝置的成功研發與應用,讓所有人見證了金駝牌的涅槃重生。
在電解鎳的生產過程中,電解槽中陰、陽極液的高度差是影響鎳板質量的重要因素。為解決這個問題,隴原工匠、甘肅省勞動模范、金川集團領軍人才柴國梁每天都在思考,在電解槽邊觀察過無數次的他,一直沒有想出好方法。就在心灰意冷之時,柴國梁順手拿起一瓶礦泉水,在喝水的瞬間,看到瓶口下面傾斜的角度的他眼前一亮,茅塞頓開。第二天,柴國梁便提出一個思路,發明一種看似極其簡單,“小”身材、“大”功用的液位調節器,對電解槽里的液位實現精準控制。目前,液位調節器安裝在每一個電解槽邊,崗位職工操作起來簡單方便,對控制電解鎳生長和鎳板品質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在金川鎳冶煉廠產品配送中心擺放著一包包干凈整齊的大板鎳、小箱鎳、桶裝鎳。作為終端產品的加工包裝單位,產品配送中心承擔著大板鎳、小塊鎳等鎳產品的剪切、加工、包裝、發運任務。產品質量和包裝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企業經濟效益和品牌形象。
“從最初的鎳板打孔,鎳條穿孔打包到現在通過整形、壓緊鋼帶捆扎,再用塑料薄膜纏繞,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包包整整齊齊、防護到位的大板鎳包和包裝美觀精致的小箱鎳包。”金川產品配送中心工作人員高鳴崗見證了鎳產品的剪切、加工、包裝從純手工操作到自動化運行。
金川產品配送中心依靠科技進步、技術創新,研發建成了鎳產品剪切、包裝、儲運全自動系統,擁有世界先進的小塊鎳剪切包裝機組一套、國內首套電解鎳板剪切包裝機組一套,成為一座具有萬余個貨位的亞洲最大鎳銅自動立體倉庫。
身著潔白的塑料薄膜外衣,堅守在生產一線的金川職工,以一種“杜鵑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的鍥而不舍精神,一絲不茍地處理接收、分揀、剪切、配重、計量、包裝、噴碼、入庫、發運等每一個環節,讓印有“JINTUOGRADE1”標識的金川電解鎳走進客戶的心里。
金川始終注重電解鎳產品質量,致力打造世界級產品品牌。風雨前行的60多年時間里,該公司時刻拓印著質量管理提升的腳步。1995年,金駝牌電解鎳在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注冊,標志著金川電解鎳產品得到國際市場認可;1997年,金駝牌商標被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當時全國原材料行業唯一獲此殊榮的品牌;2008年,金川獲得全國質量最高榮譽——全國質量獎;2011年,金川集團再獲中國工業大獎,高品質的金駝牌電解鎳也成為對目標客戶獨特且持續不變的價值承諾。
(關鍵字: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