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2016年中國金融年度論壇在北京舉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駐華副首席代表林衛基在論壇上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風險釋放需要一個精確配合,經濟增長還是會比較平穩地推動,大概在今年是6.6、6.7的水平,而且慢慢會有下滑的幅度,如果要把這個風險控制好的話,出現一個比較大下滑的幅度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
他強調,這個不代表我們對中國的判斷是悲觀的,反而我們覺得現在的緩沖還是比較充裕,但是它的水平慢慢在降低,無論你看增幅的杠桿率還是在一個低的、或者是一個中度的水平,相對于發達國家和其他的新興市場還是有空間的。第二個方面可以看到一些壞賬的儲備還是處在一個比較高的水平,可以抵御外部的一些風險。
他也提了一些建議,要解決企業債務的問題,無論是容量還是從政府來說,需要國際改革、去產能,以及僵尸企業退出的模式。這三方面應該是同時推進的。
第二個是通過投資、基建規模來推動穩增長的政策,推動一些消費、服務行業等等來改革中國經濟的中長增長模式的增長點。
第三是控制好金融風險,要防范一些風險,比如說在創新、發展的同時,應該也要監控風險。我們也支持央行繼續向加大匯率的模式,在中長期可能會有一個比較有效的機制過渡。
最后要加強透明度,可以從數據里面看得很清楚,中國不同領域、不同地區的增長,以及最近發展的情況。
(關鍵字:中國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