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以來,祥云縣緊緊抓住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國家支持把云南省建設成為面向西南開放重要橋頭堡和云南省加快滇西中心城市建設三大機遇,以“增總量、轉方式、調結構、促轉型”為方向,依托工業園區建設和支柱產業發展,堅定不移走實新型工業化道路。
深入實施“工業強縣”戰略。做大礦冶、農副產品加工、建材、能源、化工等優勢產業,培育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等新興產業,大力發展現代商貿物流、電子商務、金融保險等生產性服務業,構建新型工業化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布局合理化、企業規模化、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全國農產品加工基地、全國有色金屬循環產業基地、全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結合“1+6”滇西中心城市建設,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壯大工業經濟整體實力,著力把祥云打造成全省新型工業化向西推進戰略和滇西城鎮化建設的先行區。
加快工業園區建設,提高產業集聚。創新財富工業園區管理機制,將縣城食品加工、劉廠農產品加工、板橋再生物資回收加工和下莊、云南驛工業小區納入財富工業園區統一規劃,按照“一園五區”的布局進行規劃建設,充分發揮工業園區“企業集中、產業集群、資本集聚、土地集約、功能集成”的功能,引導產業提質增效,把工業園區建設成為項目快捷投入、產業有效集聚、循環經濟示范帶動、工業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平臺。
鞏固提升優勢產業。一是做強礦冶產業。以飛龍公司為龍頭,重點開發礦冶產業高附加值產品,打造以鋅、鉛、銻、黃金等有色金屬冶煉為依托、產品結構多元化的礦冶深加工產業群,創建中國西南礦產品交易中心,做大做強礦冶產業;二是做精能源產業。創新煤炭資源整合方式,推動煤礦技術改造和安全質量標準化礦井建設,大力發展煤炭產品精深加工,不斷拓展煤炭產業鏈,提高產業效益。進一步加大風力發電開發力度,促進能源業的可持續發展;三是做大建材產業。以節約能源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和提高產品質量為重點,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的新型建筑材料、保溫材料以及綠色裝飾裝修材料,有選擇地發展非金屬礦及深加工制品、無機非金屬等新型建材,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四是做好化工產業。按照“煤化結合、礦化結合”的思路,以礦冶產業和石油、天然氣為基礎,不斷延伸產業鏈,積極發展化肥、硫酸、二甲醚等化工產業,適時啟動天然氣化工產業。五是做優農產品加工產業。引進先進生產技術,加大優勢農產品開發力度,著力打造縣城食品加工小區和劉廠、米甸農產品加工基地,重點發展核桃、蠶桑、野生菌、番茄、甜椒、馬鈴薯、大白光蒜、香蔥等農產品,著力打造全國野生菌加工基地。
通過結構調整,壯大了重點產業,扶持了骨干企業,培育了一大批中小企業,提升了工業基礎,促進了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截至2013年12月,全縣工業企業達260戶,實現工業總產值155億余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92億余元,利稅5.49億元。
(關鍵字:銻 祥云 飛龍 礦冶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