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礦產資源基本情況
桂林市礦產資源比較豐富,礦種較多。已發現有用礦產50多種(見附表1)。
固體可燃性礦產有:煤、泥炭、油頁巖、石煤。
黑色金屬礦產有:鐵、錳、釩、鈦。
有色金屬礦產有:銅、鉛、鋅、鎢、錫、汞、銻、鎳、鈷、鉍。
貴金屬礦產有:金、銀。
稀有、分散、放射性元素礦產有:鈮、鉭、鈹、鎘、鍶、鈾。
化工原料有:黃鐵礦、重晶石、毒砂、螢石。
礦物肥料有:磷、鉀長石、含鉀巖石。
特種非金屬材料有:水晶、冰洲石、硅灰石。
建筑材料有:石灰巖、花崗巖、大理巖、頁巖、高嶺土、頁巖等。
液體礦產有:溫泉、礦泉水。
其它礦產有:滑石、沸石、硅灰石、石英、白云巖、方解石等。
礦床規模:桂林市已有礦床106處、礦點301處(附表2、附圖1),其中大型礦床17處,占礦床總數的16.03%;中型礦床24處,占礦床總數的22.64%;小型礦床65處,占礦床總數的61.32%。礦床規模以小型和礦點為主,中型(含中型)以上的礦床主要為滑石、鎢、錫、鉭、鈮、錳、鐵、鉛、鋅、螢石、重晶石、鉀長石、硅灰石、高嶺土、水泥用灰巖、飾面用灰巖、飾面用花崗巖、玻璃用砂巖、水泥配料用粘土等。截止2007年底,保有一定資源儲量的礦產有35種(附表1),其中滑石、鈮、鉭、鈹、鉍、硅灰石,保有資源儲量居廣西壯族自治區首位,錫、鎢、錳、銅、鉛、鋅、鐵、水泥用灰巖、飾面花崗巖和溫泉、礦泉水等礦產保有資源儲量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占有重要地位。桂林市優勢礦產有:滑石、錳、鉛鋅、鎢、錫、鈮、鉭、水泥用灰巖、飾面用灰巖及飾面用花崗巖等。
滑石:查明礦產地7處,大型礦床3處(古坪、雞爪、上朗)、中型礦床1處(桐子山)、小型3處,保有資源儲量14970.84千噸,礦石品質居世界第一,集中分布在龍勝縣。
錳礦(氧化錳):查明礦產地9處,中型3處(平樂縣二塘、銀山嶺、荔浦縣馬嶺)、小型6處,保有資源儲量3108.504千噸,集中分布于平樂縣、荔浦縣和恭城縣、全州縣。平樂縣錳礦保有資源儲量僅有322.544千噸,而且是零星分布的殘留礦。
鉛鋅礦:查明礦產地7處,中型礦床1處(陽朔縣老廠),小型礦床6處,鉛保有資源儲量71952.62噸、鋅保有資源儲量157084.22噸。分布于陽朔縣、恭城縣、永�?h、龍勝縣、靈川縣和全州縣。
鎢礦(65%WO3):查明礦產地7處,中型礦床1處(資源縣牛塘界)、小型礦床6處。保有資源儲量17574.15噸,其中資源縣牛塘界礦床11235.15噸,平均品位WO3 4.0146%;恭城縣栗木礦田6339噸,平均品位WO3 0.0103%~0.767%。
錫礦:查明礦產地10處,中型礦床5處(栗木水溪廟、老虎頭、金竹源、獅子嶺、水溪廟深部)、小型礦床5處。保有資源儲量67166噸,其中恭城縣栗木礦田64973噸,平均品位為0.0337~0.483%;灌陽縣古怪沖礦床1473噸,平均品位為0.6~0.77%;全州縣長崗嶺礦床720噸,平均品位為0.646%。
鈮(Nb2O5):查明礦產地5處,均為小型礦床。保有資源儲量3605噸,其中資源縣茅安塘礦床13噸、恭城縣栗木礦田3592噸。
鉭(Ta2O5):查明礦產地5處,大型礦床1處(栗木水溪廟)、中型礦床2處(栗木老虎頭、水溪廟深部)、小型礦床2處。保有資源儲量3340噸,其中恭城縣栗木礦田3310噸、資源縣茅安塘礦床30噸。
水泥用灰巖:查明礦產地9處,大型礦床3處(興安縣羊角山、桂林市田心、臨桂縣寨江)、中型礦床2處(靈川縣北山、桂林市大頭山)、小型礦床4處。保有資源儲量626370.9千噸。分布于興安縣、臨桂縣、桂林市區、靈川縣、陽朔縣等。
飾面用灰巖:查明礦產地4處,中型3處(靈川縣海洋、石門、陽朔縣白沙)、小型1處。保有資源儲量13600千立方米,分布于靈川縣、陽朔縣和興安縣等。
飾面用花崗巖:查明礦產地3處,中型2處(平樂縣回龍、恭城縣烏石界)、小型1處。保有資源儲量14567.27千立方米,集中分布于恭城縣和平樂縣。
鐵、煤、銅、磷、石油等大宗礦產短缺。鐵礦保有資源儲量僅有93953千噸、且以貧礦為主;煤礦保有資源儲量僅有6056千噸,均為品質低、分散小礦,需控制使用;石煤保有資源儲量238017千噸;銅礦保有資源儲量8236噸,平均品位偏低;磷礦和油頁巖僅發現少量礦點。
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效探礦權共有113項(附表5),其中金礦33項、鉛鋅礦26項、多金屬礦20項、錳礦12項、錫礦6項、銅礦3項、鉭礦3項、地下熱水3項、銻礦2項,滑石、方解石、長石、螢石和硫鐵礦各1項,均為普查項目。探礦面積共1676.11平方公里。
截至2007年底,桂林市礦山企業共有729個,其中大型企業3個(廣西桂林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興安縣羊角山石灰巖礦區、廣西桂廣滑石工業公司、廣西龍廣滑石開發有限公司)、中型企業2個(龍勝縣三門滑石桐子山礦區、龍勝縣三門滑石礦上朗礦區)、小型企業289個、小礦435個,中型以上的礦山企業僅占全市礦山企業總數的0.25%。從業人員1.43萬人。開采礦種以滑石、水泥用灰巖、鋅、鉛、錳、鎢、重晶石、建筑石料用灰巖和磚瓦用頁巖為主。年生產礦石總量1480.04萬噸。完成礦業總產值13.92億元,約占工業總產值的3.55%,其中產值超億元的礦產有鋅、滑石和水泥用灰巖,超1000萬元的礦產有錳、鎢、重晶石、建筑石料用灰巖、磚瓦用頁巖(附表3)。礦業和相關能源與礦產品加工業產值31.26億元,占工業總產值的14.82%。
鋅礦:小型礦山12座、小礦18座,年產礦石量16.21萬噸,年產值22457.2萬元。
滑石礦:大型礦山2座、中型礦山2座、小型礦山12座、小礦6座,年產礦石量60.12萬噸,年產值17359.54萬元。
水泥用灰巖:大型礦山1座、小型礦山13座、小礦6座,年產礦石量364萬噸,年產值59582.9萬元。
錳礦:小型礦山11座、小礦23座,年產礦石量8.76萬噸,年產值3256萬元。
鎢礦:小型礦山1座、小礦1座,年產礦石量5.84萬噸,年產值2670萬元。
重晶石礦:小型礦山19座、小礦16座,年產礦石量9.09萬噸,年產值1189.35萬元。
建筑石料用灰巖:小型礦山86座、小礦106座,年產礦石量614.93萬噸,年產值5472.5萬元。
磚瓦用頁巖:小型礦山43座、小礦51座,年產礦石量160.66萬噸,年產值6033.25萬元。
桂林市主要礦山企業共有242個(除去建筑材料用砂、石、粘土礦山)(附表4),其中礦業產值超億元的有3個:廣西龍廣滑石開發有限公司、廣西桂廣滑石工業公司和廣西桂林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興安縣羊角山石灰巖礦區;礦業產值超1000萬元的有8個:恭城縣島坪鉛鋅礦、恭城縣礦產公司回頭山鉛鋅礦、龍勝縣三門鎮華美滑石公司、興安縣銀劍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華江鎢礦、永�?h重晶石礦、桂林恭城龍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七星界鉛鋅礦、桂林恭城龍星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川江鉛鋅礦、陽朔縣鉛鋅礦;礦業產值超500萬元的有2個:恭城縣礦產公司桃花江鉛鋅礦、龍勝縣滑石礦糧倉坪礦點;礦業產值超(含)100萬元的有4個:興安縣金石金礦、龍勝縣黃金公司分水坳金礦、永福縣里旺重晶石、廣西資源縣牛塘界鎢礦。上述17個礦山企業是桂林市礦業經濟的骨干企業。
桂林市開發利用優勢礦種主要有滑石、錳、鈮、鉭及水泥用灰巖等,其中滑石和錳礦已實行控制生產總量的保護措施。平樂縣錳礦1958年開始開采,現保有資源儲量僅有322.544千噸,分布在6處主要礦床中,為零星分布的殘留礦,到2009年基本采完。鈮、鉭礦集中分布于栗木礦田,保有資源儲量分別為鈮(Nb2O5)3605噸、鉭(Ta2O5)3340噸,因礦石平均品位低,未能形成規模開采。
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綜合利用率情況(附表4):滑石開采回采率在80~92%之間,多為80%,選礦回收率在88.2~93.41%之間,多為90%;錳礦開采回采率在80~88%之間,多為85%,選礦回收率在85~90%之間,多為88%;鉛鋅礦開采回采率多為80%,選礦回收率在85~90%之間,多為85%;重晶石開采回采率在70~95%,多為85%,選礦回收率多為90%;鎢礦開采回采率多為89%、選礦回收率多為70%。
三、礦產資源供需形勢
“十一五”期間,是我市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桂林市人民政府制定“十二五”期間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力爭到2015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500億元,到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2100億元。全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三次產業結構比重由2007年的21.4:42.7:35.9調整為2015年的18:41:41。
隨著桂林市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各種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將要大大的增加。支持優勢和主要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保持礦產資源開采總量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按我市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計算,到2015年各種主要礦產的產量大致為:鐵(礦石)2.3萬噸、錳(礦石)10萬噸、銅(金屬)4.4萬噸、鉛(金屬)3.7萬噸,鋅(金屬)60.6萬噸、鎢(65%WO3)750噸、錫(金屬)0.15萬噸、鈮鉭200噸、金200千克、滑石(礦石)65萬噸、重晶石32.7噸、煤8萬噸(附表7)。到2015年,鉛鋅、鈮鉭、鐵礦等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將迅速增加,鉛鋅、鐵、錳礦產資源保證能力不足,需外供。鎢、錫、鈮、鉭、滑石、重晶石、水泥用灰巖、飾面灰巖、飾面花崗巖、建筑石料用灰巖等仍有較大的資源潛力。
到2020年,滑石等礦產資源保證能力不足,錳、鉛、鋅、錫、金、銀、高嶺土等礦產資源嚴重不足,迫切需求加大勘查力度,大幅度地增加資源儲量,保障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關鍵字:桂林 銻 鉍 礦產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