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兩篇舊文重發,此時來看仍有很多的可借鑒之處。我們認為,環保之風雷霆萬鈞,預焙陽極價格有望持續上漲。短期來看,環保之風助推價格上漲。“2+26”城市環保限產要求炭素企業在達到最優排放限值的基礎上限產50%。但是由于炭素企業通常規模小、實力弱,在環保短板非常明顯,達標已是不易,要求達到最優限值更是難上加難。此次冬季限產,正好是預焙陽極的主要產區,即使最樂觀估計所有陽極企業均達到排放限值要求,那么限產也將關停578萬噸產能,對應電解鋁產能1200萬噸!而違規關停產能、環保限產的總量不過800余萬噸。預備陽極價格有望飆升。長期來看,在環保愈發嚴格的條件下,未來炭素企業生產成本抬升、部分產能將退出,行業集中度也有望提升。
山鋁炭素廠調研
調研對象:山東鋁廠碳素廠
調研時間:2017年5月3日下午
結論
1、炭素價格上漲除了環保原因導致局部供應減少外,更重要的原因是電解鋁擴產速度快。炭素市場現在由原來的買方市場演化成賣方市場,頗有供不應求之勢。我們認為環保限產(電解鋁限產30%;炭素達到特別排放限值后限產50%)將會導致炭素更加供不應求,價格未來仍有上漲空間。
2、電解鋁投放速度過快,堅定看好供給側改革。電解鋁目前的運行產能達到3700多萬噸,待投產產能500余萬噸。現在政府做環保雷厲風行,而供給側改革作為重要的政治任務,不僅涉及一個行業,更涉及到國際貿易、政府公信力,相信將會得到有力的落實。
公司概況
公司(山鋁碳素廠)產能5萬噸左右,單月產量4000余噸,還有一部分加工。環保設備投資了200-300萬元,后面還有耗材(電,石灰等)。大概200多員工(民營企業15萬噸產能也就這么多人)。壓力大,公司在縮減人員。行業里面規模很大的能到60-70萬噸,小的至少也有八九萬噸。新建的規模至少也在20萬噸。目前10萬噸的廠大概對應1個多億的投資強度。
炭素的生產工藝
炭素的生產流程大致是:煅燒、成型、混捏、焙燒。炭素的原料主要是煤瀝青(20%)和石油焦(80%),再加上電、石灰等耗材。石油焦化驗結果進行配料、預碎,使其粒度達到工藝要求,在煅燒爐中經過1250℃隔絕空氣條件下煅燒,讓石油焦真比重和粉末電阻值達到一定要求后,經過粗碎、中碎、磨粉、篩分、配料,先干混,再加入瀝青作為粘結劑和干料一起混合,生產出糊料,再將糊料在固定尺寸的模具內振動,壓制成符合客戶尺寸要求的生坯,然后經環式焙燒爐按設定的焙燒曲線,在1200℃隔絕空氣的條件下焙燒成預焙陽極。生產周期至少1個月,光焙燒就得1個月時間。
石油焦來自于石化企業,煤瀝青則來自于煤化工。公司的采購由中鋁國貿統一配置。石油焦需要煅燒,煅燒后叫做煅燒焦。有部分炭素企業沒有煅燒的環節,所以有專門的煅燒廠。大概一噸電解鋁消耗炭素陽極0.5噸。
注:石油焦用途:全球最大用途是水泥(占40%用量)和煅燒焦(電極),中國主要用于煉鋁和煉鋼,占用量80%
炭素環保
炭素生產過程中的污染主要來自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顆粒物等三項危害物。當然各地對于三項指標的容忍度有些不大一樣。現在有部分地方因為環保督查減產停產,局部供應是有減少。包括原料當中,石油焦和煤瀝青也有減少。煅后焦也有部分關停的,價格漲得比較猛。
當前的環保檢查非常嚴格,督查人員三番五次來督查。國有企業主要看達標與否,民營企業則首先看是否手續齊全與否,然后再看指標達不達標。碳素廠關停、開啟都很容易,關鍵是投入費用的問題。
炭素價格:
按到廠價,距離近的3650元/噸左右(魏橋),距離遠的3900-4000元/噸(到青海)。2016年最低到過2000多元/噸。因為環保因素,從2016年年底出現供不應求(河南有些碳素廠因環保被關停),但行業還沒有出現因為供貨跟不上而減產的現象;訂單是一簽一年,之前不好談,是買方市場,但2017年好談了,感覺轉變到了賣方市場,誰出價高做誰的。長單一般是簽合同時候定,然后根據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再談,也有的直接根據百川資訊的價格定一個公式來確定價格。原料石油焦、瀝青簽不了長單。炭素價格=石油焦*1.1+煤瀝青*0.17(大概公式)
炭素價格上漲:
炭素價格上漲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炭素局部供應減少。環保等因素為主,包括部分原材料價格上漲。因為現在炭素廠能開的肯定開起來了,要不就是環保不行停產,或者其他配套沒做好導致的。二是電解鋁的產能釋放,且缺少庫存。這是更主要的。電解鋁產能今年和上年比相差太大。企業自身的感覺是,以前電解鋁企業對炭素要求非常苛刻,要求含硫指標、形狀、耐高溫等各類性能,且各個電解鋁廠不一樣,絕對的買方市場;現在電解鋁需求上升,炭素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電解鋁企業降低質量要求以求能夠拿到貨。電解鋁企業以往不喜歡備炭素庫存,特別是一些管理嚴格的,希望能夠隨時供貨,減少資金占用。通常電解鋁企業至少備半個月庫存,擁有配套炭素廠的還會備1個月庫存。部分電解鋁企業庫存較足,但現在的整體庫存水平應該低于正常水平。公司石油焦1個月,產成品庫存現在降了至少2/3。
炭素價格上漲有利于炭素企業提升盈利能力。目前行業毛利率估計能達到15%,在以往電解鋁占據主導的時候,有5%就不錯。
電解鋁企業配套炭素廠的問題
有部分電解鋁企業配套了炭素廠。但像魏橋等較大的電解鋁廠也有些沒有配套炭素廠的。主要原因是兩個。一是炭素的生產流程相對還是比較復雜。部分電解鋁企業生產炭素沒有優勢的,質量不合格,還不如購買。二是炭素廠一直是作為電解鋁的配套。電解鋁企業規模大,炭素廠小,地位低,屬于從屬狀態,易于控制。所以電解鋁企業也不一定非得自己做炭素。
4月10日,我們與有色金屬行業環保資深專家就電解鋁環保限產、碳排放交易進行了交流。供各位投資者紀要如下
結論
1)環保限產影響非常大,特別是對于炭素企業。炭素企業要進行大量的投入,以達到特別排放限值,達標后還要減產50%;我們認為這或許會出現冬季采暖季的炭素供應不足。
2)環保限產執行會很給力。之所以限產會這么嚴,是因為這些地區都在北京污染傳輸通道中。環保限產是個政治任務,落地會到位。
3)重視碳排放交易試點。下半年開始推行鋁行業的碳排放交易試點,根據產量授予額度。這樣就鼓勵先進,增加落后產能的成本。
Q:“2+26”電解鋁環保限產問題里明確提出炭素企業全面達標之后再限產50%,我們想了解炭素、電解鋁這一塊環保達標情況。
專家:文件中明確提出兩條:一、電解鋁達標之后減產30%,氧化鋁30%;二,炭素達到特別排放限值減產50%。特別排放限值和達標是兩個概念,特別排放限值比達標水平高一個檔次,炭素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停50%,達不到全部停產。目前炭素企業中一部分達到標準排放要求(新建企業污染物排放標準),但是所有炭素企業均尚未達到特別排放限值要求,所以企業要想達到特別排放標準,則必須從現在開始到采暖季(11月15號)進行環保設施的升級,進行此項升級二十萬噸產量最少要投資五六千萬。如果部分炭素企業到11月份未達標則會被關停。
Q:因為大部分電解鋁企業都把炭素部分外包給炭素企業,炭素企業實力偏弱,環保升級出資額巨大,停產額較大的話會不會對電解鋁行業產生影響?
專家:價格提升,有實力的企業進行改造。后面可能會出一些細則,比如有些企業花更多的錢投資環保設施升級,結果是排放量遠低于特別排放限值,可以考慮不清產,我們建議制定差別化政策:首先達不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全部停產,達到特別排放限值的分級減產,從行業發展角度考慮,每個行業都有個導向性,做得更好的應該不停產或者少停產。
Q:市場上鋁供給側改革對氧化鋁的影響大不大?氧化鋁企業基本都是達標的嗎?
專家:鋁供給側改革對電解鋁和氧化鋁都影響比較大,企業穩定達標難度大,氧化鋁企業基本可以達標,但是對電解鋁企業而言,因為電解鋁石油焦的質量比較差,所以達標難度更大。
Q:電解鋁環保限產,關停電解鋁之后復產成本高,政府對達標企業冬季采暖季停產行為是否有補助?
專家:沒有。因為這些企業都在北京污染傳輸通道中。我們給企業兩條建議:一、生產排產和大修爭取更多地放在拍暖季;二、企業積極進行環保設施投入,環保水平較高的話可以向政府爭取不減產機會。
Q:此次環保督察重點是什么?2+26環保督察規模很大5600人,這是針對某個行業嗎?
專家:環保督察重點有兩條:一、能不能達標排放,達標排放包括兩層含義,其一排放濃度達標,其二排放總量達標,環保督察從這兩個方面進行衡量,兩者都不能超標;二、企業面對重污染天氣的應急措施到不到位,有沒有按照應急預案執行。此次并不是針對這個環保限產方案,因為限產是在采暖季以后實施。現在是一個全面環保督察,包括水氣渣、環保手續、環評等等一系列。
Q:碳排放交易具體實施時間
專家:碳排放交易下半年實施,先行啟動民航、水泥、電解鋁、電力四個行業,目前在做一些基礎工作(基準值制定,配額分配、第三方核查方法、企業開戶),等待國務院實施方案。政府進行總量控制,企業之間可以自行交易買賣碳排放指標。有些企業可能會考慮成立碳資產管理公司,政府鼓勵將碳排放作為一種資產,資產活躍有利于市場運行。
Q:協會或工信部、發改委對成本有預測嗎?
專家:我們做過成本壓力測試,測試核心是價格。我們前幾年開始在7個省市設定碳交易試點,目前北京碳交易所60元/噸,武漢20元/噸,下一步我們會設立一個全國統一的碳市場。各個行業各個地區碳市場情況不同,如何將各個行業各個地區碳市場和全國碳市場結合在,這是一個難題。比如電解鋁行業20元/噸就難以承受(鋁價低;碳排放量多),銅行業100元/噸都可以接受(銅價高;碳排放量少),政府制定一個價格,這個價格對于不同的行業來說壓力不同。
Q:碳排放交易說7月1日開始執行會變嗎?云鋁電解鋁不用碳排放,那碳排放怎么分配?
專家:7月1日開始開戶,履約是一個年度,配額預分配,之后核查實施情況。不同企業結構不同則碳排放因子應該是不同的,但是上周開會強調不考慮此因素,因為因素太復雜,比如自備電廠比網電效率低百分之十幾,水電排放因子基本是零,最后怎么核查是一個難題。我們建議這些問題應該考慮,但是第一步為了執行簡單實行全國統一排放因子,不考慮能源結構。
Q:碳交易不考慮火電水電結構問題,那會考慮什么問題?
專家:目前來說,只考慮效率,只要是產量一樣則額度一樣。并不是沒有考慮過能源來源不同帶來差異,但考慮到現實執行情況,目前還是準備一刀切,都給一樣的額度。
Q:電力和電解鋁企業存在重疊如何平衡?
專家:對于國家來說可以平衡,國家只要考慮總量。但是行業之間不能平衡,碳交易目的主要是提升電解鋁企業整體水平。如果一個企業擁有自己的火電廠和電解鋁廠,則會得到雙份碳排放標準,電解鋁一份,火電廠一份。但現在定的是按照核算主體來的,如果電解鋁廠和火電廠在同一個法人下,那么只算電解鋁行業的碳排放,實際上自備電廠的不管;單是如果電解鋁廠和火電廠都是獨立法人,那么電解鋁有一份按照鋁行業標準設定的碳排放額,火電廠有按照電力行業標準分配的碳排放額。
(關鍵字:山鋁炭素廠 電解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