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鋅市表現不再耀眼,自年初摸高24310元/噸后,隨即進入寬幅振蕩區間,二季度盤整區間更是進一步收窄,主力合約徘徊在21000—22000元/噸。盡管二季度國內冶煉如市場預料進入集中檢修,但消費不及預期和市場流動性收緊,令鋅價難以如去年一般走出單邊行情。不過,需要提醒投資者的是,可把握基差變化帶來的機會。
冶煉廠檢修前提下的鋅精礦市場平衡
自2016年鋅精礦緊缺被證確實存在,且短期難以扭轉之后,市場一直在預期精煉鋅冶煉受原料緊缺的影響而出現削減產出。今年春節過后,國內鋅冶煉廠便進入接連檢修之中,尤其是檢修多在大中型企業之間,從而導致3—5月國內鋅冶煉產出較2016年四季度出現明顯下降。
一方面是冶煉廠集中檢修,另一方面是國內鋅精礦產量出現季節性復產,供應較春節期間有所增加,供需缺口的緩解令加工費出現小幅上漲。國產礦加工費自春節期間的3600—4000元/噸調高至3700—4200元/噸,進口礦加工費由20—35美元/噸調至40—60美元/噸。
精煉鋅產出下降 國內去庫存效果顯著
據調研統計,4月國內冶煉廠開工率降至67%,5月國內冶煉廠延續檢修狀態,東嶺、紫金、河池南方等大型冶煉廠不同程度地檢修令國內鋅錠供應出現明顯下降。另外,今年以來,華北地區頻繁的環保檢查和限產令鋅消費受到較為明顯的擾動,根據測算,1—4月國內鋅表觀消費累計增速低至-1%。
即便如此,受益于低供應,國內去庫存效果仍是較為明顯,自春節后至今,國內庫存下降超過10萬噸,至14萬余噸,這也接近了近10年以來的低點。
區間突破仍欠火候
縱然消費在環保檢查中不斷受到擾動,但受益于國內冶煉廠持續檢修,二季度國內鋅錠當期供不應求的狀態短期內不會改變。庫存持續被消化,現貨升水不斷被推高,滬鋅反向基差隨即逐步擴大。
由于5—6月國內冶煉廠還將持續檢修,雖然國內當月達到進口盈利附近,但由于水漲船高的到岸溢價,令進口鋅實際報關尚未放量,國內供應短期內難以滿足消費需求,仍舊需要依賴消化庫存來補足缺口。
目前國內社會庫存僅有14萬余噸,雖然冶煉廠及消費商處各有周轉庫存,但值得注意的是,物流環節中的庫存是無法壓縮殆盡的。在目前極低庫存的背景下,現貨升水及基差結構更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擾動,有可能出現現貨升水進一步被擠高、近強遠弱更加擴大的格局。
總體來看,春節后冶煉廠持續檢修,令國內供應出現明顯削減,而消費縱然在環保檢查及限產的擾動下,增速不及預期,但二季度仍舊出現了供需不匹配的格局,國內社會庫存不斷被消化。截至目前,社會可流通庫存接近10年以來低位,令現貨升水更加容易受到市場情緒的擾動,因而我們預計近強遠弱的格局還將持續并有可能進一步擴大。
(關鍵字: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