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廣東地質調查院承擔的《廣東陽江—茂名地區多目標地球化學調查》項目通過評審驗收,該項目調查總面積9100平方公里,新發現富硒富鍺土壤6300多平方公里。其中,發現圈定富硒土壤區4409平方公里,發現圈定富鍺土壤區1934平方公里。
該項目是中國地質調查局2013年下達的公益性地質調查項目,通過4年調查,對1萬多件土壤、水、生物等樣品的54種元素指標進行高精度測試,建立了陽江和茂名市土地地球化學數據庫,發現了一批大面積富含硒、鍺等有益微量元素的特色耕地資源。
通過對調查區內土壤中鎘、汞、鉛、砷、鉻、鎳、銅、鋅8種重金屬元素含量進行分級評價表明,區域內土壤環境質量總體情況較好,以一級、二級土壤為主,分布面積8853平方公里,占調查區總面積97.28%;三級和三級以上土壤面積247平方公里,占2.72%。調查區特色土地資源開發潛力巨大,富硒土壤主要分布在化州市大部分地區和高州市鑒江流域、電白區袂花江流域南岸、陽江市雙捷鎮至新圩鎮一帶;富鍺土壤主要分布在化州市北部和南部、高州市北部及中部、電白區麻崗至陽西縣新圩鎮一帶和陽江市江城區。
據悉,從富硒土壤區采集的97件農作物樣品經過檢測,達到富硒標準的有60件,占61.86%,其中水稻樣品富硒比例達75.68%,該項成果將為粵西現代農業發展規劃提供基礎資料和科學依據。
(關鍵字:廣東 富硒富鍺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