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經驗顯示,每一輪美聯儲加息周期和美元牛市通常也是新興市場的風險高發期,比如上世紀八十年代的拉美債務危機、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亞洲金融危機。如今美聯儲又將按下緊縮按鈕,美元更是強勢不減,新興市場會否重蹈覆轍,尚難預料。
國際清算銀行(BIS)6日發布的季度報告指出,盡管第四季度金融市場更加穩定,但新興市場仍面臨美聯儲加息的負面沖擊。近年來新興市場信貸增長強勁,2010年以來金磚國家信貸總額占GDP的平均比例達到25%。隨著借貸成本上升,償債負擔還將不可避免的升高,新興市場發生金融危機的風險增加。
BIS貨幣暨經濟事務部門主管博里奧表示,新興市場金融體系的脆弱性仍然存在,新興市場發行的美元計價債券規模自2009年年初以來大約翻了一番,總額超過3萬億美元。隨著美元升值,這些負債將拖累新興市場企業的財務狀況,削弱資產負債表。
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與歷史上的情況有所不同,這一次發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將令美聯儲加息的外溢效應弱化。一方面,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再寬松,將降低新興市場面臨的資本流出風險。另一方面,即便美國開始加息周期,受制于通脹上升有限,加息進程也將相當緩慢,只要美聯儲加息節奏有度,新興市場很難重現大幅動蕩的格局。
對于新興市場股市前景,不少機構保持謹慎樂觀的看法。瑞銀在最新發布的2016年展望報告中將新興市場投資評級由“減持”上調至“中性”。該行分析師稱,新興市場之前的表現已計入足夠的負面預期,當前估值相當具有吸引力,1.4倍的市凈率可以與2003年和2008年的低點相媲美,12倍的市盈率較發達市場折價30%。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預期已足夠低,因此2016年哪怕是不起眼的利好消息也會推動新興市場股票反彈。
瑞銀分析師表示,盡管美聯儲即將加息,美元有望走強,但充裕的流動性和政策加強支持料可防止中國經濟出現硬著陸,并支撐亞洲地區內的投資人氣。由于企業現金流改善和盈利復蘇,更嚴格的資本紀律和資產回報率提高將可帶動亞洲股票估值上調。
法興分析師預計盡管漲幅相對較小,但明年亞洲股市仍有望取得正收益。預計上漲將主要受到區域內強勁的內需增長和貨幣貶值驅動,此外部分市場等還存在改革的提振因素。
(關鍵字:新興市場 美聯儲 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