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報道:明年將減少35萬噸精銅產量,8家鎳企本月開始下調產量。
12月1日,國內10家主要銅生產企業聯合發出倡議,為應對極端市場困難的局面,2016年將減少精銅產量35萬噸,并在未來采取其他措施維護銅產業健康發展。與此同時,甘肅金川集團公司等8家主要鎳生產企業,也計劃從12月起開始減少鎳產量。
根據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布的信息,12月1日,江西銅業股份有限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國內10家主要銅生產企業聯合發出倡議,稱為應對極端市場困難的局面,各企業將在短期內先關停虧損產能,中長期內將進一步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未來幾年將不再擴大產能。
此外,各主要銅企業還決定,2016年將采取減少精銅產量35萬噸,以及其他為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必要措施;各企業間將建立增強信息溝通和共享機制,根據市場運行態勢每半月召開會議,及時采取有效措施應對市場形勢。
另據了解,亞洲最大的鎳生產企業甘肅金川集團公司也聯合國內其他7家主要的鎳生產企業,從12月起開始減少鎳產量。8家鎳企聯合發出倡議書,決定成立中國鎳生產企業聯絡小組,發揮引領作用,不參與低價競銷,同時計劃減產,切實維護行業利益。
倡議書提出,8家鎳企12月份計劃減產1.5萬噸鎳金屬量,2016年計劃削減鎳金屬產量不少于20%。
記者從金川集團公司了解到,作為亞洲最大的鎳生產企業,金川集團公司將在12月份停止西一采區生產,同步下調冶煉產量,預計影響12月電鎳產品產量2000余噸;2016年將根據市場情況,停止貧礦開采,并減少外購原料采購量。
今年以來,國內外市場鎳價跌幅接近50%,11月24日LME鎳價盤中跌至8145美元/噸,觸及2003年7月以來低點。全球70%鎳企已陷入現金成本虧損,中國鎳生產企業也舉步維艱。這8家鎳企認為,目前的鎳市場價格已嚴重背離行業基本面,產業鏈陷入惡性循環,長此以往將危及民族鎳產業的生存。
今年下半年,國內多家電解鎳生產企業相繼減產,鎳鐵企業開工率也維持在半數左右,鎳產量有所縮減,因國內外價格出現倒掛,進口鎳量大幅增加。11月27日,金川鎳價格70300—70800元/噸,進口俄鎳價格為69800—70300元/噸,價差約500元/噸。分析認為,供過于求是鎳價格低迷的根本原因。國際鎳業研究組織(INSG)日前公布統計數據,今年前九個月,全球初級鎳產量為147.15萬噸,消費量為141.58萬噸,供應過剩5.56萬噸。
為應對當前鎳行業面臨的嚴峻挑戰,國內8家主要鎳生產企業近日在上海經過充分討論,達成共識,即強化行業自律,加強企業間交流與合作,鼓勵通過技術進步促進產業升級,滿足下游各層次用戶對鎳的需求。
據了解,這8家鎳企是金川集團公司、青山鋼鐵集團、吉林吉恩鎳業公司、新疆新鑫礦業公司、山東鑫海科技公司、江蘇德龍鎳業公司、新華聯礦業公司和江蘇寶通鎳業公司。
(關鍵字:銅 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