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小盤股“低頭” 滬綜指險守60日均線
滬深股市12日沖高回落,個股普跌,小盤股成下跌重災區,上證綜指盤中一度跌破60日均線。分析人士認為,近期A股持續調整主要受1-2月經濟數據不及預期影響。小盤股相對權重股估值溢價接近歷史高位,短期存在估值回歸壓力。
■光伏業二季度或再陷“冰凍期”
春節過后,一系列利好因素令國內光伏市場升溫,相關A股和中概股也迎來開門紅。但是,在決定光伏市場能否規模化啟動的關鍵因素——電價補貼政策上,近來的政策動向卻顯示出要大大低于市場預期:分布式光伏補貼額度擬定于0.35元/度,大型地面電站上網電價也將從此前的1元/度下調至0.75元/度。
■歐元區經濟今年有望復蘇
數據顯示,1月經合組織34個成員國經濟領先指標由去年12月的100.3升至100.4;七國集團(G7)領先指標升至100.5;日本領先指標由100.4升至100.6;英美領先指標環比持平;歐元區領先指標從去年12月的99.6升至99.7。領先指標高于100表明經濟活動高于趨勢水平。
■多位日央行高層建議擴大寬松力度
日本央行3月12日公布的2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該行大部分高層建議采取更為激進的貨幣寬松措施,以早日達成日央行此前設定的2%的通貨膨脹目標。日本最大的在野黨民主黨同日表示,贊成政府提名黑田東彥出任日本央行行長的人事案,這也使得黑田出任央行行長的障礙基本排除。
《上海證券報》
■滬指失守2300點 震蕩調整格局或延續
昨日股市高開低走,午后出現跳水,雖然尾盤有所拉升,但難改收陰結局。昨日滬指擊穿2300點,出現四連陰。盤面上看,昨日各板塊普跌,通訊、傳媒、物流、船舶、醫藥、醫療等前期活躍板塊跌幅居前,而石油板塊在“石油雙雄”護盤下一枝獨秀。深成指和創業板指也同步下挫,調整幅度甚至大于滬指。
■證券公司赴港設分支機構門檻將放低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證監會機構監管部巡視員歐陽昌瓊日前接受上海證券報獨家采訪時透露,正在考慮放寬證券公司赴港設立分支機構主體資質條件的限制,會盡可能降低諸如證券公司分類級別、凈資本之類的硬性要求。相關政策的修訂已經征求過意見,準備在履行完一定程序后就公布。
■楊邁軍:上期所力爭今年推出期貨夜市交易
昨日,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楊邁軍表示,對于夜市交易,在交易所層面的考慮和準備接近于成熟,目前正在做一些具體的論證和細化工作;相關工作完成后,一方面要向監管部門提出申請,另一方面也要與會員、投資者的對接、操作等開展一些工作,力爭今年推出期貨夜市交易。
■M2余額直逼百萬億 吳曉靈建議管好貨幣
央行公布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99.86萬億元,直逼百萬億大關。但在M2快速增長的同時,中國的商業銀行信貸卻收得很緊,很多企業的信貸需求得不到滿足。對此,吳曉靈表示,這是一個完全悖論的東西。銀行發的貸款多了,M2增長就會更快,因為M2是通過銀行發的信貸創造出來的,在中國間接金融占比很大。
■正回購放量逾四倍 資金面仍持續寬松
央行在公開市場繼續維穩。周二,央行開展了260億28天正回購,量增價平。雖然中標利率繼續持平于2.75%,但操作量較上周的50億增量逾4倍,公開市場凈回籠本周有望延續。但資金面并未受此影響,反而持續寬松。這是央行繼連續開展兩次正回購后,28天正回購首次放量,盡管如此,260億的操作量仍屬溫和,對資金面影響不大。
《證券時報》
■創業板指單日暴跌3.37% 330只個股下挫
受去年業績整體下滑和監管層擴大中小企業上市消息影響,創業板指昨日重挫3.37%,330只個股翻綠,創下今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昨日,創業板指早盤快速下滑,午盤一度重挫4.7%;截至收盤創業板指下挫29.31點,跌幅3.37%,收于839.84點。355只創業板公司中有330只下挫,僅19家公司上漲。
■重要股東:減持忒兇猛 增持似作秀
除業績整體下滑、創業板擴容、前期漲幅過高等因素外,大小非等重要股東的洶涌減持成為創業板個股大跌的一個重要原因。同樣,來自中小板的殺跌不可小覷。在中小板和創業板公司中,按減持市值排名,榮盛發展目前位居第一,公司今年以來被重要股東減持1億多股,套現市值高達15.12億元;其次是洪濤股份,減持3146萬股,市值5億元以上。
■黃金“拋”聲依舊 12年牛市或將到頭
與歐美股市連創新高不同,國際金價持續低迷,市場“拋”聲依舊。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擔心,黃金長達12年的牛市已經進入尾聲。據彭博社報道,今年2月份,黃金ETP(交易所交易產品)的單月資金流出量創下歷史新高,達到54億美元。與此同時,對沖基金經理的做空行為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金價的跌勢。
《證券日報》
■證監會批準大商所開展焦煤期貨交易
(關鍵字:滬深股市 貨幣寬松措施 深成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