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能源鶴壁園區奮進2018紀實
2018年12月16日8時28分,河南能源化工集團鶴壁化工園區甲醇產量達到了60.02萬噸。至此,鶴壁化工園區年產60萬噸甲醇項目首次實現年度達產目標,以此為標志,該園區的殼牌氣化爐運行情況達到了國際同類型裝置領先水平。“這份成績單的背后是自2015年該裝置試生產以來,鶴壁化工園區對安全環保的重視、對技術改造的發力、對現場管理加碼的結果。” 該園區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水合表示。
安全環保是基礎
走進鶴壁化工園區的裝置區,可以看到脫硫塔、脫硝裝置、除塵裝置等廢氣凈化設備一應俱全。經過一系列治理,該園區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粉塵等排放指標已遠遠低于河南省制定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全部實現了超凈排放。
“生產必須在安全環保的基礎上進行,這是我們園區在生產經營中一以貫之的底線。”張水合說,從2015年起,該園區陸續投入2.4億元對環保設施實行升級改造,加強廢水、廢氣、固廢的治理。從2017年4月開始,鶴壁化工園區通過整合污水處理設施、活性炭吸附、加蓋玻璃鋼蓋板等一系列措施對廢水進行處理,確保了排水的全面達標。
“環保持續發力,安全更是不能絲毫放松。” 該園區總經理郭少鋒告訴記者,自2017年7月開始,鶴壁化工園區全面扎實開展安全風險分級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預防”工作,并在工作中形成了自己獨到的“五步工作法”——強化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分級、風險標識和隱患排查治理。
技術改造是關鍵
“對于氣化爐來說,積灰是慢性病,下渣口堵渣是急性病,治病還得從病根入手。”郭少鋒告訴記者。
為了改善氣化爐積灰堵渣的現象,該園區堅持科技創新驅動,大力實施技術改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措施就是將氣化爐煤燒嘴傾角從4°改為6°。這解決了氣化爐渣口頻繁堵渣難題,合成氣冷卻器十字架積灰也得以很好控制,氣化爐運行周期明顯提高。
改善了氣化爐積灰堵渣的問題,如何降成本、降耗能、提負荷成為該園區需要攻克的另一個問題。2015年,鶴壁化工園區的氣化爐在氮氣工況下運行,碳轉換率低,整體消耗高,負荷最高只能達到80%。為了改變這種現狀,該園區反復試驗,在2016年徹底實現了二氧化碳工況運行,氣化爐負荷提升到100%;甲醇日均產量提高至2000噸;甲醇耗原料煤降至1.51噸;高負荷連續運行穩定達到200天以上,切實提高了企業的經濟效益。
現場管理是保障
“一個裝置達產與否,體現了這個廠的管理水平。只有每天實現1818噸的小目標,才能實現年產60萬噸的大目標。”郭少鋒對此有著深刻的認識。
據介紹,從今年開始,鶴壁化工園區開始實行安全標準崗的創建和評比工作。進入生產區域必須刷電子門禁卡、穿戴統一的工作服和實名的安全帽;定置擺放水杯、手機等個人物品……這些只是最基礎的標準化,更高一層的是職工思想上標準化理念的養成,這難度更大卻更為重要。
記者在園區里看到,宣傳欄上的安全標語,班前安全宣誓、安全微視頻宣傳等都是為了讓職工從思想深處繃緊安全生產標準化之弦,讓安全理念日漸根植所有人心中腦中。
此外,領導干部是鶴壁化工園區現場管理的關鍵。“手腳架搭了以后,領導先上去試試。”這在該園區已經成為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領導干部的身體力行,不僅釋放了企業安全生產的價值導向,更贏得了職工對園區管理的認同和信賴。
“下一步,我們將以甲醇裝置年度達產為契機,進一步提升裝置運行質量,推動鶴壁化工園區整體向好發展。”張水合說。
(關鍵字:甲醇 甲醇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