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上周五收盤,WTI輕質原油連續合約勉強徘徊于100美元/桶,全周再度下跌0.70%;Brent原油連續合約報收于108.73美元/桶,一周累計回落0.80%。Brent原油對WTI原油的溢價水平略微收窄,至8.73美元/桶。
盡管美國一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0.1%的增長,大大低于2013年四季度2.6%的增速,但這主要由極端天氣所致。考慮到當前天氣因素的負面沖擊已經消散,美聯儲在上周三的議息會議中決定連續第四次削減購債規模,使得每月購買數量從最初的850億美元減少至450億美元。
雖說美聯儲沒有對貨幣政策前瞻指引的用語進行調整,依然表示在購債項目完全結束之后的“相當長時期內”維持目前的利率水平,但上周五遠好于市場預期的非農就業數據大幅抵消了官方利率指引的效果。的確,表現良好的非農就業數據會給原油需求帶來正面支撐。不過,其負面影響同樣不小。4月美國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8.8萬,創下兩年多以來的最大增幅;失業率下降至6.3%,創下自2008年9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經濟指標加速走強會增強美聯儲提前加息的預期,令美元更受市場追捧,從而抑制油價走高。
為了盡力消除烏克蘭地緣政治危機可能誘發的國際原油大幅溢價行情出現,美國在原油供應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可以看到,上周末烏克蘭局勢迅速惡化,烏武裝力量進入全面戰備狀態,親俄武裝和烏政府軍激烈交火,且雙方均有傷亡。為了阻止烏克蘭軍方以武力鎮壓叛亂的行為,俄羅斯采取經濟手段,威脅6月將切斷對烏克蘭的天然氣供應。
歐盟約有1/3的天然氣供應來自俄羅斯,其中有一半通過烏克蘭輸送,而烏克蘭與俄羅斯地緣政治危機升級無疑會增加替代能源——原油的需求預期。美國當局很早之前就預料,能源問題將決定未來歐洲盟友是否會繼續和自己站在同一陣線,所以美國大規模推廣頁巖氣技術,以保證國內原油供應的充裕。截至上上周,美國商業原油庫存為3.994億桶,繼續增加170萬桶。這一庫存水平較去年同期高出410萬桶,為193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近4億桶的原油庫存不僅對沖掉了地緣政治因素對原油的溢價效應,也彰顯了美國的“大國實力”。
多空因素交織導致短期國際油價無法出現趨勢性漲跌行情,高位區間振蕩將成為原油運行的主流趨勢。
(關鍵字:原油 美國 美聯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