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以來,原油價格出現一波明顯反彈。7月4日,布倫特原油觸及兩個月高位87.59美元/桶。
新湖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嚴麗麗表示,近期內外盤原油走勢的核心邏輯從前期的宏觀面切換至基本面。
庫存降幅超預期,油價短期上行
嚴麗麗介紹,6月2日召開的OPEC+會議延長220萬桶/日的自愿減產至2024年三季度,計劃從2024年10月起逐步取消減產,具體視市場情況而定。“會議結果略低于預期,油價一度出現明顯下跌,隨后市場情緒有所好轉,油價開始進行修復。”她稱。
此外,需求端有明顯起色。美國從5月下旬開始進入汽油消費旺季,盡管4月至5月上旬美國汽油消費同比有所下降,但5月中旬以來,美國汽油消費環比持續改善,市場對旺季預期較好。
同樣,在國投安信期貨能源首席分析師高明宇看來,低估值下,三季度旺季需求環比改善仍是近期原油上漲的重要驅動。“經歷了4月上旬以來的去地緣溢價交易后,原油的地緣風險溢價已回落至極低水平,但伊朗大選落定后的伊以局勢以及近期不斷升級的黎以沖突意味著地緣風險仍有再度發酵的可能。”她說。
高頻庫存數據初步驗證美國需求旺季預期。EIA數據顯示,截至6月28日當周,由于煉油廠活動增加和出口增加,美國原油庫存銳減超過1200萬桶,創下2023年7月以來最大單周降幅。同時,EIA報告顯示,成品油庫存全面下降,其中汽油庫存降188.6萬桶。
“最新EIA周度報告顯示,美國原油和成品油庫存降幅超預期,部分抵消了市場對原油需求走弱的擔憂。”南華期貨能化分析師劉順昌表示,當前是出行和汽油消費季節性旺季,市場更關注汽油庫存和表需。“近幾周汽油在超預期累庫和超預期去庫之間反復,需觀察超預期去庫的持續性。”他稱。
“二季度原油全口徑去庫3%,在三季度旺季缺口預期強化的背景下,庫存有望進一步去化。”高明宇表示,二季度去庫具有明顯的結構性分化特征,其中,全球在途庫存下降5.3%,岸罐庫存增長3.1%。隨著此前在途庫存的率先去化陸續傳導至岸罐庫存的去化,原油市場三季度供需缺口預期得到印證。
“在內外盤油價單邊走勢上,本輪上漲超出市場預期,亞洲大部分煉廠在檢修結束前很可能未能儲備足夠的原油庫存。但隨著北半球旺季臨近,終端油品需求環比改善難證偽。”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黃柳楠表示。
油價突破前高或有一定難度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當前驅動油價上漲的因素主要是地緣政治和美灣颶風可能對原油供應端的擾動,但這兩個因素后市存在一定的變數。
“去年10月份以來中東地緣政治局勢持續對油價造成影響。”劉順昌表示,若后期沒有看到地緣沖突對中東原油供應產生實質性影響,布倫特原油向上突破90美元/桶關口的難度較大。此外,需要關注美灣颶風的路徑和強度,目前來看,颶風還未對美國原油供應造成較大影響,市場對颶風的交易處于預期階段,需要等待后期驗證。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原油市場的主要矛盾仍在基本面,后期油價或震蕩偏強,但突破前高也有一定的難度。
“從供應端來看,OPEC+三季度仍在執行220萬桶/日的減產,前期減產執行較差的俄羅斯和伊拉克不斷重申補償減產,后期關注這兩個國家實際產量情況。需求端,全球汽油和航空煤油進入季節性消費旺季,市場需重點關注美國汽油消費情況、中國終端油品消費情況以及汽柴裂解價差走勢。”嚴麗麗認為,美國汽油消費環比或有所增加,但難有非常亮眼的增量。三季度,市場大概率維持去庫,但由于全球煉廠開工的增加,成品油去庫節奏可能較慢。雖然基本面有一定的支撐,但油價上方空間有限。
嚴麗麗表示,主導原油后期走勢的關鍵因素是需求端,尤其是美國汽油消費和中國終端汽柴油消費。與此同時,中東地緣局勢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若后期地緣局勢惡化,盤面會出現一定的地緣溢價。
“在三季度需求未有持續超預期改善的前提下,當前原油價格僅以震蕩偏強看待。”高明宇表示,由于OPEC+增產臨近,原油價格邊際上行空間有限,市場需關注三季度的多空轉化時點。
在劉順昌看來,目前,原油市場處于供應端可能減產的預期和需求端弱現實的博弈中。“油價要繼續上漲需要更緊張的地緣政治局勢和更強的颶風,否則油價繼續上行空間有限,布倫特原油上方強阻力位在90美元/桶附近。”他說。
(關鍵字:原油價格 原油市場 O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