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進入“小陽春”了嗎?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月70個大中城市中,有55城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上漲,湛江漲幅1.4%領跑,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分別漲0.2%、0.2%、0.3%、0.2%。70城中有40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上海、無錫、成都三城以環比1.0%漲幅并列第一。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表示,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及住房需求進一步釋放,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繼續增加,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總體上漲,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
業內人士認為,從數據來看,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大幅度增多,市場觸底復蘇的態勢已表現非常明顯,部分城市已經明確進入“小陽春”。
2月多城商品住宅量價齊升
近期,重點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量雙升,市場春意盎然,企穩回升態勢明朗。
統計局數據顯示,2月份70城新房、二手房房價環比上漲城市大幅增加,二手房上漲城市數量自2021年8月以來首次超過下跌城市數量。從環比變化來看,新房、二手房價格環比雙雙實現轉正,這也是新房近18個月以來首次正式轉正,二手房近19個月來首次轉正。
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上漲城市數量55個,較上月增加19城;持平城市2個,較上月增加1城;下跌城市13個,較上月減少20城。從漲跌幅情況來看,70城平均環比為0.3%;上漲城市平均漲幅0.43%,較上月擴大0.12個百分點。從各等級城市來看,一線、二線、三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分別為0.2%、0.4%和0.3%,至此,一二三線城市環比全部實現回正。
從2月二手住宅房價指數來看,上漲城市數量為40個,較上月增加27個;持平城市0個,與上月一致;下跌城市30個,較上月減少27個。從漲跌幅情況來看,70城二手住宅價格環比上漲0.12%,實現自2021年8月以來的首次轉正,上漲城市平均漲幅為0.41%,漲幅擴大0.04個百分點。從各等級城市來看,一線、二線、三線城市二手住宅環比分別為0.7%、0.1%、持平,一線城市維持強勢復蘇態勢,二線城市環比回正,正式踏入企穩修復道路,三線城市止跌。
新房方面,2月湛江以1.4%的環比漲幅領跑,其次為天津、寧波、濟南、昆明,環比漲幅均為0.9%,遵義、重慶、成都、桂林緊隨其后。二手房方面,上海、無錫、成都三城環比漲幅并列第一,北京、徐州、西安次之。
持續回暖存不確定性
“市場觸底復蘇的態勢已表現非常明顯,部分城市已經明確進入‘小陽春’。”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長張波表示,結合房地產開發數據綜合來看,本次總體回暖的基調已經明確,政策的確定性增強,市場的信心正不斷增強。
“今年開年來房地產市場確實在復蘇。”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認為,“這種復蘇的特點是核心城市強于非核心城市,二手房市場強于新房市場,成交量復蘇早于價格復蘇。”
去年以來,保交樓、保民生、保穩定等各項政策舉措有力地保障了購房人的合法權益,房企的合理性融資也得到了改善,各地因城施策調整優化政策降低了購房成本,提高了消費者信心。
不過,對于這輪市場回暖能否持續下去,業內人士普遍表示還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許小樂表示,1-2月份市場的復蘇是前期積壓的購房需求補償性釋放,其中大量的交易是改善性換房,短時交易量比較高并不意味著市場進入了快速升溫階段。“隨著這波積壓的需求快速釋放,預計3月市場修復勢頭較2月有所減弱。但這也并不代表市場‘熄火’,而是在向交易中樞修復過程中的正常振蕩。”
張波認為,大部分三四線城市和弱二線城市市場雖有反彈,但難言“小陽春”,市場面仍然面臨不小壓力。1月受到返鄉置業和政策利好等因素疊加,部分三四線樓市出現了一定的回暖,但可持續性相對會差,未來依然會呈現一定波動性,市場的持續性復蘇還需要一定時間。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陳霄認為,非重點城市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滯后需求釋放而帶動的回暖潮具有較強的脆弱性,市場真正的全面回暖尚且還需要一定時間。
展望未來,許小樂表示,今年我國房地產市場依然面臨不小的外部挑戰,但從長期看,我國城鎮化正處于從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過渡的關鍵階段,居民對住房條件改善升級的需求強烈,在房住不炒的大定位下,國家大力支持剛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市場能夠走向良性健康循環。
(關鍵字:樓市 小陽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