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經濟參考報的報道,近來,相關部門再次密集出手,保障相關大宗商品供應,穩定市場預期。
7月29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投放了第二批國家儲備銅、鋁和鋅,共計17萬噸。其中銅3萬噸、鋁9萬噸,鋅5萬噸。在此之前,7月5日,第一批國家儲備共計10萬噸已經投放。
業內人士表示,國家儲備銅鋁鋅一個月內兩次投放,直接針對終端拋儲,增加了有效供應,明顯緩解了供需矛盾,同時以低于市場價格的拋儲彰顯了國家調控大宗商品價格的決心,有效管理了市場預期。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煤炭需求旺盛、煤價高位運行,增產保供迎峰度夏面臨較大壓力。對此,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多管齊下,破除增產制約。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聯合印發的通知要求,內蒙古、山西、陜西、寧夏、新疆等5省區已對15座聯合試運轉到期處于停產狀態的煤礦辦理延期手續,15座煤礦涉及產能合計4350萬噸/年,已全部復產,預計每日可穩定增加產量15萬噸。
分析指出,這些舉措對市場的指引作用明顯,提升了市場對后續進一步增產的預期。綜合來看,隨著旺季行情進入下半場,動力煤市場供需最緊張的階段即將過去,市場或將迎來調整。
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步回歸合理區間
隨著各項保供穩價政策密集出臺以及后期落實政策持續展開,市場普遍預計,大宗商品價格將逐步回歸合理區間。
7月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糾正運動式“減碳”。中信證券研究所副所長明明表示,雖然國內定價的焦煤、動力煤等大宗商品價格走高的主要原因是供需缺口的存在,但運動式“減碳”或也是觸發因素之一。以短期運動式“減碳”應對長期的“雙碳”目標,對于傳統高能耗企業帶來過大沖擊,既不利于就業民生,也不利于大宗商品價格穩定。政治局會議首提糾正運動式“減碳”,將有助于“保供穩價”工作的推進。
萬勁松表示,國家發展改革委還將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強大宗商品價格監測預測,組織好后續批次銅、鋁、鋅等國家儲備投放,密切關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情況。持續加大期現貨市場聯動監管力度,嚴厲打擊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違規價格行為,維護正常市場秩序。
明明表示,預計未來由供給端預期不確定性帶來的價格波動將趨于緩和,但以煤炭、鋼鐵為代表的主要大宗商品價格在供需缺口的存在下仍舊有所支撐,價格走勢重回供需邏輯,各類大宗商品可能在淡旺季錯位下走出分化行情。
煤炭方面,明明表示,7、8月為年內第一波用電高峰,電力供給將面臨較大壓力,動力煤需求提升,短期內為動力煤價格形成較強支撐。8月后用電需求會走緩,預計動力煤價格短期高位運行后或有所回落。
鋼鐵方面,中國鋼鐵工業協會表示,從鋼鐵企業盈利空間分析,鋼材市場價格經歷了5月份的大起大落后,6、7月份窄幅波動。下一步如果供需相對平衡,鋼價有望穩定在這一區間。
(關鍵字:監管 產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