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生存離不開糧食,化肥被譽為“糧食的糧食”。據海關統計,1-4月滿洲里口岸進口化肥54.4萬噸,同比(下同)增加61.3%;進口值2.3億美元,增長92.3%。
據了解,滿洲里口岸進口化肥增長的主要特點有:一是全部通過鐵路口岸進口自俄羅斯。二是主要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口。1-4月,滿洲里口岸以邊境小額貿易方式進口化肥42.6萬噸,增加76.6%,占同期口岸進口化肥總量的78.3%;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11.8萬噸,增加22.9%,占進口總量的21.7%。三是私營企業在進口中占主導,國有企業進口量大幅下降。四是黑龍江省企業占進口化肥總量的一半以上。1-4月,黑龍江省企業在滿洲里口岸進口化肥29萬噸,增加88.6%,占進口總量的53.3%;內蒙古企業進口13.6萬噸,增加59%,占進口總量的25%;北京市企業進口11.8萬噸,增加29.6%,占進口總量的21.7%。
面對著我國人口增長對糧食的剛性需求和可耕地面積增速緩慢的壓力,提高糧食單位產能成為破解糧食剛性需求難題的唯一途徑。促進化肥工業科學發展是最快、最有效、最重要的糧食增產措施,因此面臨著急需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和國內食品價格上漲過快的現狀,將會導致化肥等相關行業產品價格和需求量的上漲。隨著我國2012年化肥工業“十二五”發展規劃的出臺,國家持續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和加大對農業補貼力度等措施的頒布,農民的種植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下游市場對化肥的需求持續走高。但由于國內鉀肥資源不足,自給率僅為50%,且我國農作物對鉀肥需求旺盛,加之上半年是全年用肥最集中的時間段,需求量占到了全年消費量的60%,由此產生的市場缺口只能通過進口彌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