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30年前,中國沒有真正的企業,因為計劃經濟的土壤不適合企業的生長。而在“市場”逐漸成為影響經濟發展的主導因素的今天,中國不僅誕生了一大批真正的企業,而這批企業也成為帶動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有力引擎。
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誕生在改革開放的大潮里,作為中國近30年內成長起來的最成功的礦業企業代表之一,在其不斷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所經歷的一次次變革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紫金礦業是一家以黃金及基本金屬礦產資源勘查和開發為主的大型礦業集團,是A+H股上市公司。從1993年開發福建紫金山金礦起步至今,公司實現了20余年持續高速成長,位居2015年福布斯全球2000強第1069位,金屬礦業企業第12位、全球黃金企業第3位,是中國唯一上榜的黃金企業。
據悉,紫金礦業的前身是成立于 1986年的國有獨資企業——上杭縣礦產公司。2008年3月,核心企業——紫金山金(銅)礦被中國黃金協會評為“中國第一大金礦”。紫金礦業通過21年持續、快速、跨越式發展,形成了以金為主,銅、鉛鋅、鎢、鐵等基本金屬并舉的產品格局,是中國黃金行業效益最好的企業,是國內最大的黃金上市公司、第二大礦產銅生產企業和第三大礦產鋅生產企業。隨著新項目產能的釋放,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有望成為第一大礦產銅、第二大礦產鋅生產企業。
實施“走出去”戰略
礦業行業是典型的資源型企業,礦產資源是最重要的核心資產。隨著開發的深入,資源枯竭問題也成為礦業行業面臨的嚴峻考驗。因此,礦業企業必須不斷通過占有資源,為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紫金礦業認為,在“新常態”下有色金屬整體大幅下滑,要消化過剩經濟帶來的經濟下滑遠遠比金融危機時間要長得多。在這樣的環境下,紫金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要想有所作為,首先不要去論證目前金、銀、銅的價格是否過低,因為從哲學意義上這個“底”是不存在的,“底”又是反彈的新開始,所以從宏觀、微觀上講都不能給出準確的定義。其次,要進一步滿足自身需求,因為資源型企業沒有資源就像河沒有源泉一樣。
眾所周知,我國的資源版圖有限,像黃金和基本金屬等,其本土的賦存條件并不太好。因此,紫金礦業要實現預定目標,“走出去”是一種必然選擇。對于紫金礦業來講,在國內發展得再好、再強,也只是部分的成功。因為國內和外國的發展環境有很大差異,企業只有能在國際市場上站得住腳,才能算真正意義上的成功。
紫金礦業作為中國最大的黃金上市公司,有責任“走出去”獲取資源,為中華民族的崛起和世界經濟的穩定保駕護航。
發展“三步走”戰略
紫金礦業從1993年開發福建紫金山金礦起步,到2000年響應中央西部大開發號召參與全國礦業資源開發,再到2005年開始走出國門,“走出去”的歷程總體可以分為“從福建走向中國、從中國走向世界”兩個階段。至今已在全國20余個省和“一帶一路”沿線的12個海外國家擁有項目或投資。
從紫金山的資源“裂變”,到西部開發的累累碩果,再到“一帶一路”謀突破,紫金礦業通過采選技術和勘查工作的突破,實現了資源越開越多的良性循環。通過自主研發技術,紫金山深部與外圍找礦,實現了黃金、銅等資源的大幅上升。通過自主勘查增儲和技術提升,累計探明與控制的銅資源儲量超過500萬噸,為紫金山和上杭老區的后續發展提供了資源保障。
紫金山開發的成功,為紫金礦業實施西部大開發提供了資金和技術支持。據悉,2000年起,紫金礦業在礦業低迷時,并購新疆阿舍勒銅礦,重組吉林琿春金銅礦,入主難選冶貴州水銀洞金礦,西部開發很快實現了突破。在資源并購的同時,先后在本地、東北、西北、西南等區域成立專業化的勘查隊伍,大力開展風險勘查,國內資源60%以上靠自身勘查獲取,實現了資源的低成本擴張。
2005年,紫金礦業嘗試進行海外項目投資與并購,截至2015年5月,紫金礦業在海外12個國家擁有資源項目,主要項目分布在古絲綢之路的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圖瓦,海上絲綢之路的南非、剛果(金)、澳大利亞、巴布亞新幾內亞以及秘魯等國家,海外投資累計134.5億元人民幣。特別是今年5月,與全球最大的黃金公司巴里克黃金和艾芬豪礦業公司的合作,使集團成為中國在海外擁有黃金和有色金屬資源最多的企業。從紫金礦業投資的國家(區域)來看,與國家當前提出的“一帶一路”戰略具有高度的吻合,也為紫金礦業借助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搶占先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
帶動資源城市轉型升級
隨著紫金礦業“走出去”步伐的越邁越大,企業在國內國際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迅速提升,在帶動地方產業轉型升級、抱團發展中發揮的“頭雁效應”日漸凸顯,為龍巖和上杭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升級發揮了重要作用。
紫金礦業表示,在一個企業的不斷發展中,轉型是很重要的一點。這個轉型并不是指轉變外形,而是要從中國經濟網總體發展水平方面,進行各方面提升。對于紫金礦業來講,已較早有了國家級實驗室、專門研究選礦的實驗室、自己的設計公司以及自己的材料測試公司,科技技術裝備水平投資之大,設計面廣,這些均提高了是否能得到國家認可的標準化參與頻率。這也與紫金發展之初是技術團隊有直接關系,這些對于紫金礦業的未來發展都將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紫金礦業不局限礦山開發,把產業延伸作為保障產業安全、回報上杭老區的重大舉措,“礦在外面采,延伸在上杭做”,省外、海外開發的資源源源不斷地運回上杭,在上杭縣建成了全國重要的黃金冶煉基地。同時,紫金礦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礦山、冶煉開發配套的建筑、機械、化工等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了上杭縣“建筑之鄉”發展。
紫金礦業依托良好的成長性,提升了城市品位,其知名度和品牌美譽度的不斷提高,吸引了一大批海外人士的考察訪問。據悉,2012年,來華出席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二次會議的塔國總統拉赫蒙專程前往紫金礦業上杭總部考察,并接受了上杭縣授予的“榮譽市民”稱號,促進了老區的國際往來和城市人文品位的提升。
“總之,紫金礦業‘走出去’解決了紫金礦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的資源問題,為上杭老區縣資源型城市的產業轉型升級提供了路徑。”紫金礦業表示,紫金礦業實施全球資源戰略,加強產業延伸,在龍巖范圍內帶動了相關產業發展,也在國內礦業企業中形成了典型和帶動作用,形成了國內資源型企業走出去的“紫金模式”、“紫金現象”,為“一帶一路”戰略下資源型企業、資源型城市的轉型升級提供了范本。
(關鍵字:紫金礦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