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報道:上周滬鋁延續震蕩回落走勢, 滬鋁周跌幅為0.48%,上周五夜盤依然延續跌勢,跌0.21%,報14555元/噸。分析人士指出,上游原料氧化鋁價格大幅上漲,以及電價上漲預期抬高了電解鋁生產成本,這對鋁價具有一定支撐。但終端需求偏弱使得價格近期表現疲弱。后市成本端支撐的邏輯仍在,鋁價持續走低將令冶煉廠面臨虧損境地,預計鋁價將維持震蕩走勢,下跌空間有限。
原料端具有支撐
“當前鋁價的支撐主要來自于原料成本上漲以及供給增量不及預期,而上行阻力則來源于終端需求偏弱。”寶城期貨分析師鮮于開卷表示。
原料成本方面,據寶城期貨數據,9月初國內氧化鋁均價在3320元/噸,較6月底上漲近600元/噸,預焙陽極均價3700元/噸,較7月初上漲400元/噸。另外,隨著國家自備電廠新政出臺,電價上漲預期也抬高了電解鋁生產成本。
SMM數據顯示,目前中國電解鋁完全平均成本在15000 元/噸附近,對鋁價形成支撐。
從供給方面看,鮮于開卷表示,受環保整治、落后產能退出等影響,今年1-8月中國電解鋁產量2404.9萬噸,同比減少1.8%,電解鋁供應增長不及預期。隨著下半年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繼續實施秋冬季錯峰生產,國內電解鋁供給增量或將繼續受限。
“但需要注意的是,國內電解鋁新增置換產能規模依舊在增長,電解鋁產量并不會出現大幅收縮。如果取暖季的限產力度不及預期,屆時供給增長將承壓鋁價。”鮮于開卷表示。
庫存方面,混沌天成研究所提供的數據顯示,上周上期所鋁庫存下降19406噸,LME總庫存下降14875噸,國內社會庫存下降至167.6萬噸,鋁棒庫存累增至13.35萬噸。整體鋁庫存延續季節性去化。
“上期所鋁庫存和國內電解鋁社會庫存延續著自二季度末以來下滑態勢,國內現貨鋁貼水有所收窄,這或許受電解鋁供給增量不及預期,政策主導需求預期略微改善有關。”鮮于開卷表示。
需求整體偏弱
需求方面,據中國海關數據,8月份中國未鍛造的鋁及相關鋁材產品出口量增至51.7萬噸,接近7月的52萬噸,為近三年多的較高水平。1-8月,全國汽車產銷1813萬輛和1810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8%和3.5%。
據SMM調研顯示,8月底國內鋁板帶、建筑鋁型材及空調鋁箔行業訂單下滑明顯,廣東當地鋁錠及鋁棒出庫量下降明顯。
“下半年需求總體上還是偏弱,雖然基建軌道交通、電線電纜等行業訂單有所回暖,但由于電解鋁在這些領域消費中的占比較小,因此對增量需求拉動有限。”
鮮于開卷認為,總體上,在宏觀經濟面繼續趨弱,電解鋁供給增量階段性收縮,原料成本上漲的背景下,滬鋁將繼續在1.4-1.5萬元/噸區間內震蕩。
“由于采暖季限產不及市場此前預期,令近期鋁價持續走弱,但當前受成本端支撐的邏輯仍在,鋁價持續走低將令冶煉廠面臨虧損境地,預計鋁價將維持震蕩走勢,下跌空間有限。”混沌天成研究院表示。
(關鍵字:鋁 滬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