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之年,云南錫業集團公司不斷加大力度推進實施資源拓展戰略,初步搭建起了省內資源平臺,深化了省外資源拓展工作,探索了國外資源項目,資源并購和整合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新增和控制擁有的資源比“十一五”時期增加了406萬噸,為云錫實現千億元企業集團目標,打造國際一流礦業企業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突破:
創造聞名全國的“個舊模式”
過去幾年,當全球范圍內不少礦業巨頭還在為資源問題苦苦掙扎之時,云錫即以驚人的勇氣和膽略縱橫捭闔,在控制資源方面狂飆突進,為企業的高速成長提供了堅實的基矗
2002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推進資源重組、行業整合,做強做大云南錫產業,提升云南錫產業國際競爭力,將云錫確定為云南省錫行業整合的牽頭單位,對個舊礦區資源進行重組整合。
云錫按照云南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緊緊抓住作為云南省深化國企改革試點和云南省錫行業整合牽頭單位的機遇,以超凡的智慧和氣魄,掀開了云南錫產業進行戰略性改組和資源大整合的浪潮。
在地方各級黨委、政府的關心支持下,2002年8月,個舊市屬紅旗礦、革新礦、促進礦等6礦2廠國有企業采取資產、負債、人員整體劃轉云錫的方式,實現國有礦山企業的大整合。隨后,云錫立即組織進行資源優化配置和生產系統優化的工作,并實現了管理和文化的對接。
在實現國有礦山企業整合的基礎上,云錫提出“統一規劃布局、生產管理、技術管理、安全管理和產品流向,依法獨立核算”的民營礦山企業整合模式,實現了對15戶民營礦山企業的整合。
云錫人創造并豐富了聞名全國的“個舊模式”,為中國礦業的改革發展提供了新鮮經驗,得到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曾培炎等中央領導的肯定,被國務院、國土資源部作為礦產資源治理整頓的一個成功范例,在2006年全國整頓和規范礦業開發秩序工作會上向全國推廣。
以資源優化配置為主的“個舊模式”,通過資源的大整合,促進了個舊地區礦產資源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從根本上化解了資源矛盾和糾紛,促進了企業和礦區社會穩定。同時也抑制了重復投資和重復建設,繼而抑制了無序、惡性競爭。
到目前為止,云錫已經在個舊本部形成了五大資源接替基地,建成了1360、1600和1800三大礦山平臺,形成了松礦、老廠、卡房、采選四個萬噸級礦山,基本建成了屯癬卡房、老廠羊壩底三大選礦基地。云錫在第九次黨代會上提出三年打基礎的目標在最大的有色金屬板塊已初見成效,為培育世界級錫業龍頭礦業集團奠定了堅實的基矗
探索:
充分利用“兩種”資源
按照“立足個舊、強化周邊、拓展省外、探索國外”的發展戰略和科學發展的理念,云錫從更廣義的角度認識資源占有和儲備,探索更多的方式和手段,既采取“為我所用”,也不排斥“拿來主義”, 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種資源,既突出個舊本部的中心地位,又兼顧省內、省外、國外三個層次。
就云錫本部的資源儲量來講,這幾年探明的資源總量超過了當年開采的金屬總量,按現在的開采能力,云錫的資源儲量完全可以滿足當期生產需要并保有相當的儲備。但云錫考慮的是,多年以后,甚至百年以后,云錫還能不能擁有充足的資源作保障,還能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省內、省外、國外三個層次的資源拓展路線,是云錫擴大外延、豐富內涵、提速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撐,也是云錫審時度勢、融入全球經濟發展浪潮的戰略決策。經過幾年的長足發展,云錫已經具備了向國外拓展的實力,而且面臨著千載難逢的大好機遇。
現在,云錫在澳大利亞YTC赫拉金礦的融資項目已圓滿完成,雷尼森錫礦項目合資協議已正式簽署,印度尼西亞等國外資源的探索正抓緊前期工作。而在國內,云錫在資源領域“攻城掠地”的步伐同樣走得快而穩劍
按照“立足個舊,強化周邊,拓展省外,探索國外”資源發展戰略要求,云錫繼續加強個舊礦區的地質找礦力度和資源整合力度,確保今年新增資源目標的實現,積極爭取個舊地區列入國家級或省級重要礦產資源接替基地,積極爭取云南省整裝勘查項目。同時,加快金平、元陽、文山、賓川的地質工作,加強滇西騰沖、永德的資源整合,推進內蒙、江西、湖南等省區資源項目,爭取早日實現突破。
目前,云錫在國際國內的資源拓展正在轟轟烈烈地推進。在心理上,云錫正以一種大企業大集團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以合作共贏的理念,與當地政府進行商務談判。在工作上,云錫正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本著抓大不放小的原則,在中國南北一線逐步掌控資源,取得更好成效。
綜觀云錫資源拓展的歷程和路徑,國內,云錫在文山搭建了輻射滇東南的資源拓展平臺,在梁河搭建了輻射滇西的資源拓展平臺,在湖南郴州搭建了輻射嶺南的資源拓展平臺。國外,云錫利用品牌的優勢,資源開發進入了一種新的模式,進入了海外視野,在澳大利亞以YTC和雷尼森項目為基礎,海外資源基地正在逐步形成。
資源戰略更加明確了云錫可持續發展的定位,必將使云錫礦山之氣、之魂、之質得到良好的錘煉,掣肘云錫發展的資源問題也將會得到有效改善。
借力:
校企聯動實現找礦新突破
通過地質勘探、并購重組等多種方式,形成長期穩定的礦產資源基地,提高云錫資源保障能力,實現云錫資源戰略儲備1000萬噸的長遠目標,這是云錫首屆資源戰略暨第九屆礦山工作會議提出的美好愿景。
云錫與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產地質研究院、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有色308隊等院校和單位合作,從礦床地質、成礦作用、成礦預測、綜合利用、勘查方法等多方面開展科研合作,先后提出海底火山沉積成礦、熱水噴流成礦,打破個舊礦區花崗巖成礦一元論,提出斑巖型錫銅礦床成礦設想,豐富花崗巖成礦理論。引進趙鵬大院士“三聯式”成礦預測理論,開展了成礦多樣性、礦床譜系和顯微地質異常研究,加強深部找礦預測研究,對個舊礦區及其周邊進行找礦預測和資源潛力評價,遴選重點找礦靶區,為地質找礦提供了科學依據。
近幾年來,云錫共計對個舊東區地質找礦投入資金6.27億元,累計完成坑探工程量25.07萬米、鉆探工程量55.06萬米。“十一五”期間,云錫保有和控制有色金屬資源儲量比“十五”期間提高了555%,逐步構建完善了1360、1600、1800三大平臺,錫銅資源充足,成為全球錫資源保有量最多的礦山,資源保有良性循環,保障能力持續增強。
目前,云錫在個舊東區的地質找礦工作進展順利,效果顯著,發現了一批高品位厚礦體。個舊西區地質找礦工作也正在啟動。紅河州內資源整合工作進一步加快。云錫與元陽縣人民政府、云南省有色地質局、有色308隊、內蒙古赤峰市簽訂了礦產資源整合開發合作協議,與建水縣人民政府初步達成資源整合意向。并組織專業人員對貴州、河南、內蒙古等省區資源項目進行實地考察論證。印度尼西亞等國外資源的探索正抓緊前期工作。一批新的生產基地和生產接替區陸續建成。個舊基地以外云錫保有和控制的有色金屬資源儲量逐年遞增,資源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
習慣“用未來思考明天”的云錫,再一次謀篇布局,將以國際視野的眼光來運作實施大資源戰略,努力開創資源工作新局面,以更加昂揚的斗志邁向“十二五”,為云錫科學發展、和諧發展、跨越發展提供強有力的資源保障,再創百年新的輝煌。
(關鍵字:云南錫業 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