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動化轉型大潮與全球市場競爭的雙重壓力下,任職僅二年多的奧迪全球CEO杜思曼(MarkusDuesmann)將于今年9月1日離任。
北京時間6月30日凌晨,奧迪AG宣布,GernotDöllner將接任杜思曼成為奧迪汽車股份公司管理董事會主席,任命將于2023年9月1日生效。奧迪監事會于2023年6月29日通過了這一決議。
盡管奧迪監事會主席ManfredDöss對杜思曼在任期間所做出的包括奧迪電動化轉型戰略的規劃和推進予以了高度評價,但業界普遍認為,ManfredDöss的表態更像是“外交辭令”——杜思曼的離職在意料之中,并在此前已有所征兆。
據外媒報道,大眾汽車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博穆(OliverBlume)在集團6月21日的資本市場日公開上曾直言,奧迪品牌目前落后于競爭對手,尤其是在電動汽車方面。奧博穆同時表示,大眾集團的業務高度依賴中國,但目前純電動汽車產品在中國市場沒有競爭力。
作為奧迪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中國市場常年保持約40%的份額。但面對中國迅猛的電動化轉型和市場變化,奧迪與主要競爭對手的差距不斷加大。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奧迪在華實現交付13.6輛,同比下降16%;而同一時期,寶馬、奔馳在華銷量分別為19.5萬輛、19.1萬輛。受制于中國市場的羸弱表現,2022年財務顯示,奧迪全球市場銷量161.42萬輛,與寶馬的240萬輛和奔馳乘用車的204.4萬輛的差距進一步擴大。
在電動化領域,奧迪純電動車2022年全球銷量11.82萬輛,同比增長44.3%。同期,奔馳純電動乘用車銷量11.78萬輛,同比增長124%;寶馬純電車型銷量則達到21.58萬輛,銷同比增長107.7%。
毫無疑問,強化中國市場地位以及加快推進奧迪的電動化轉型,成為奧迪新任全球CEO的工作重點。在6月30日的官方聲明中,奧迪AG監事會副主席兼總工會主席PeterMosch特別強調,“在大眾汽車集團的管理架構下,將奧迪塑造成具有創新自主權的獨立品牌將至關重要。”
這一點,在大眾集團6月21日的資本日中亦有相關表述,并再次強調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大眾集團方面表示,大眾汽車集團也在區域層面重新定位自己。為此,制定了針對中國和北美市場的新戰略。其中,在中國,大眾汽車集團的目標是保持最成功的國際OEM地位。
根據此前計劃,到2025年奧迪將推出逾20款全新車型,其中一半為電動化車型;至2027年,將在每一細分市場布局一款純電車型。據悉,此前多次推遲的Q6e-tron將于今年年底正式發布;奧迪與一汽合資公司奧迪一汽新能源,也將于明年正式投產,首款車型為基于PPE平臺的A6e-tron。
公開資料表明,接替杜思曼于9月1日正式履新奧迪全球CEO的GernotDöllner。于1993年以博士研究生身份加入大眾汽車集團,隨后在保時捷擔任多個管理職務,包括產品概念開發負責人和Panamera車型系列負責人。2021年以來,在大眾汽車集團擔任集團產品和戰略負責人及秘書長職務。
(關鍵字:奧迪)